冬天也会患颈椎病,你知道吗?从以往的就医情况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和电脑一族,但记者近日从市区各大医院获悉,不少市民缺乏冬季护颈的意识,因此入冬以来,骨伤科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年轻的上班族成了“主力军”。为何颈椎病患者数量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增加?为此,记者咨询了清远市人民医院骨伤科主任王贵清。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1世纪初,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排序第二。目前我国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为17.3%,全国有2亿多患者,每年用于颈椎病治疗的费用高达5亿多元。专家称,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护颈,颈椎病可以预防。
缺乏“护颈”意识致颈椎病发作
“夏天的时候会不定期去找盲人按摩,但是感觉没啥效果,最后落下个痛,冬天就只能晚上用热水敷,出门系围巾,否则脖子冷得难受。厉害的时候,连背包都会感觉脖子连着肩膀那条筋有触电的感觉。”刚从治疗室出来的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入冬以来,她已经第三次跑医院了。
由于从事文案工作,长期一个姿势坐在电脑旁,陈小姐的脖子至肩膀到腰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以前读书时也是长时间坐着看书写字,现在出来工作还是这样,估计是长年积累下来发病的。”想着按摩穴位既是一种养生,又能放松一下,更能预防和缓解疼痛,陈小姐基本每周去两到三次盲人按摩,但坚持了大半年后,她发现效果不太明显,“直到一次去按摩,颈椎附近那个穴位被按得太痛,痛了两天三夜,没办法,后来只能去医院治疗。”
王主任称,陈小姐这种情况属于一种职业病,“本来读书时就落下这种隐患,后来一直没有保护好颈椎,平时也不注意保暖,久而久之自然加重颈椎的受损度。”据悉,由于清远冬季较寒冷,尤其是北部山区,如果颈部肌肉长期暴露在外,则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使颈部皮肤弹力下降,肌肉发生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这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果刺激加剧,还可引起全身反应。
“从以往的病例来看,这种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但从现在就诊的情况看,也向年轻群体蔓延了,”王主任说,“颈椎这种疾病并不被重视,即使是患有这种疾病的老年人,也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才‘顺便’检查出这个病,年轻人就更少会自觉看这方面的疾病。所以这种潜在疾病一直都‘如影随形’,直到疼痛难忍或出现严重的附带症状时,才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年轻人患上颈椎疾病,多数情况跟其职业和保暖、坐姿等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王主任说,年轻人群往往是颈椎疾病比较多发的群体,但由于意识不强,同时也仗着年轻,往往忽略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颈椎病发病主要是,因久坐劳累致颈项部气血失和、经脉失养,在这种状态下,骤遇寒冷或闪挫扭伤或失养日久,使局部经脉不通,因而发为颈椎病。
记者从市区多家医院的骨伤科获悉,每年入秋以后,看“脖子”的人明显增多,“年轻患者占了近五成,但经常是痛的时候就来医治,不痛的时候就在外面买些贴膏和药来敷,或者不管它,时间长了就容易落下病根,以后每年都会复发,到时候再治疗更麻烦。”清远市中医院骨伤科的刘医生提醒患者,如果发现颈椎及附近部分有疼痛感,或者有严重的肌肉劳损,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接受治疗。
据悉,目前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0%。一般来说30岁以上的男女容易发生颈椎病,因为这年龄段的颈椎间盘已经开始老化退行性变,再加上某些常见的因素就可能发生颈椎病。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引发颈椎病,如经常低头或仰头工作,颈部经常处于屈曲位或伸展位,颈部肌肉过度疲劳。
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患者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握物无力的表现。严重的还会导致下肢活动受影响。
颈椎病治疗并非一蹴而就
如何减少尤其在冬季避免颈椎病困扰?王主任提醒市民,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或伸颈动作有关,其病变是难以逆转的,但我们可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其急性发作或继续恶化。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因此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注意颈部保暖。建议白天为颈部戴上围巾,晚上可以用热水袋在颈部外敷,避免穿过于低领的衣服,尽量穿高领衣服,以避免颈部受寒。同时还要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这样做对高血压、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好处。
患有颈椎病的市民,睡觉时不宜使用过高的枕头。因为高枕相当于整个睡眠时间中都被迫处于低头状态,这无疑给脖子增添负担,极易引起颈椎病。另外,很多人都爱躺着看电视,这时候头部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使颈部肌肉疲劳僵硬,当头部转动时,肌肉应答能力就会减弱,导致关节错缝、肌肉扭伤,诱发颈椎病。
老年颈椎劳损患者,由于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精血亏虚,筋骨失去滋养,骨质日渐疏松,强直和超负荷的颈部活动,使得老年人颈椎劳损,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引起颈部及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于是就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另外,注意对颈椎的日常保健。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但当各种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但是,症状急性发作期,则要进行局部休息,不适合增加运动刺激。
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颈椎病患者在患病期间,要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运动,如擦高处的玻璃。此外,运动也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链接 防治颈椎病小妙招
1.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要使案台与座椅高度相称,避免过度低头屈颈,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好。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
2.睡觉习惯高枕头的人必须改成低枕头,且应枕在颈部而非头部,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8~10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这样睡眠状态时脊柱仍处于一条直线上,有效地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
3.正确的看电视姿势应是坐位,且每看15分钟左右要活动一下颈部,变换一下姿势。
4.颈部保暖。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冷、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邓薇)
- 2011.04.24
- 2012.04.23
- 2012.03.27
- 2012.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