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因导致人面部、肢体等扭曲、变形,曾让人闻之胆寒。随着麻风病防治技术的进步,如今麻风病病人在生活中已非常罕见。前不久,记者深入广东省部分麻风病防治机构,观察低流行状态下的麻风病防治现状。
最多时收治500位麻风病病人
从广东省佛山市区出发,沿113省道行驶40多公里,汽车拐进一条崎岖的山路。山不高,但连绵不绝,路两旁郁郁葱葱。山路尽头,是一条僻静的山谷。潭山医院就位于山脚下。“医院在地图上没有标示,除了附近村民,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佛山市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站长仇波说。
依山傍水,只有一条路与外界相连,院内树木茂盛,几排平房错落有致,房前有花有草,板凳上坐着三三两两闲谈的老者。如果不是看到一些老人变形的面庞和残缺的肢体,外人很难把这里跟“麻风”联系到一起。
罗友枝是该院党支部书记,已在这里工作8年。他说,潭山医院始建于1956年,主要收治附近两个县、区的麻风病病人,最多时病人曾达500人,工作人员数十人。自1995年最后1名病人治愈后,再也没有新发或复发病人住进来。现在院内病人只有79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48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肢体完全健全的人。在医院食堂门前,记者见到96岁的张转容老人,她坐着轮椅,正在晒太阳。看到记者走过来,老人很激动,主动伸出手来跟记者握手,嘴里不停用方言嘟囔着。“她是在欢迎你。”旁边的罗友枝解释说,“老人们平时很寂寞,特别喜欢有人来。”
该院院长邓仲源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共有7名医护人员,属于财政全额补助事业单位。政府对医院康复者按低保管理,每人每月有350元生活费。此外,政府还出钱让全部康复者参加了新农合。
医院连一座像样的大门都没有,老人们可以出去溜达,甚至出去买菜,但一道无形的铁门却使他们难以真正融入社会。罗友枝说,2003年之前,周围居民对医院比较恐惧,很少有人敢靠近。近几年,随着政府加大投入,康复者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一批香港义工在此工作后,不断有媒体、志愿者前来,医院与外界的距离才逐渐拉近。如今,每个季度都会有大学生志愿者来医院做义工。
个别年份、部分地区仍有反复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麻风病高流行区。有资料显示,该省累计报告的麻风病病人约占全国的1/5。
广东省泗安医院(省麻风病防治院)副院长钟山说,该省麻风病防治以“查、收、治、管、研、宣”为策略,经过60多年的积极防治,2011年,全省100个麻风病流行县(市、区)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泗安医院院长易学峰告诉记者,随着麻风病发病人数的逐渐减少,各麻风院收治人数锐减。整合改造小、散、差的麻风院,摆上议事日程。近年来,通过实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麻风院整合改造后,康复者居住及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广东省财政从2002年起,每年安排510万元,采取填平补齐方式,解决了康复者生活费和医疗费用问题。
“总体发病率持续下降,但个别年份、部分地区时有反复,麻风病防治仍面临很多挑战。”钟山表示,2010年之前的5年,广东省年均新发麻风病病人约130例,新发患者中诊断延迟期平均约25个月,畸残者仍占11%以上;难治、疑似耐药病例和复发病例报告时有发生;特别是流动人口中麻风病病例不断增多,防治难度不断加大。目前,广东省仍有麻风院60多所,收留康复者2000多人,其中约80%有畸残,尚有相当数量的院外治愈者存在畸残。
防治应“两手抓”
“麻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了。”仇波说。一方面,新发病人越来越少,再像过去那样花费巨大精力去防治,肯定浪费资源;另一方面,防治工作也不能松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专业队伍打持久战。
钟山认为,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重点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麻风院康复者的照顾工作,让他们安享晚年;一手抓早期发现病例,加强规范治疗,尽量避免残疾出现。目前,广东省已确立根据不同地区流行状况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策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残”为原则,在历史上高流行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疫点调查、线索调查、密切接触者检查、治愈者复查、皮肤科筛查等措施,积极发现患者;在低流行区重点提高皮肤科麻风病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同时,建立麻风病病例发现激励机制,动员普通民众积极发现和报告病例。
钟山表示,感染麻风杆菌的早期症状一般均有皮肤损伤,典型皮损为单个或数个浅色斑或淡红色斑,附近可摸到粗硬的皮神经等。“如果有症状者来自历史上麻风病高流行区,家族、亲友和邻居有同样的病人,或有接触史等,就要引起重视了,应尽快就诊,并向接诊医生如实提供情况。”
“麻风病病人用药1周后就不具备传染性了。”仇波说,麻风病“可治可防不可怕”,采用国际统一的联合化疗治疗方案,最快半年,最慢一年就能达到判愈标准。
- 2007.09.30
- 2007.12.07
- 2012.12.12
-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