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介绍,目前民间偷猎的野生动物多为下毒致死,应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科长杨丽娟告诉记者,目前林区偷猎狍子、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主要有“下套”和“下药”两种方式。相比“下套”的方法,“下药”成本更低、成功率更高,而且可以连带抓住许多野生动物,因此市面上出现的大多数“野味”为下毒致死。
据了解,被药物毒死的野生动物,其胃肠、肝脏、血液等分布有较多毒素,中毒时间较长的还将影响到肉质,一旦食用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记者采访的林区居民说,“野味”既不好吃也不安全,所以他们从来不吃。野生动物保护人士表示,希望市民为了身体健康和生态保护,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