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诺如病毒腹泻:牡蛎贝类煮熟 饭前便后洗手
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防诺如病毒腹泻:牡蛎贝类煮熟 饭前便后洗手
www.yongyao.net  2013-3-25 9:52:53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cq高川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诺如病毒照片。(来源于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月8日~22日,广州大学城中大、华农校区先后发生两起诺如病毒胃肠炎;3月8日至上周,大学城华师、广大、华工、中大等多所高校校区又出现 “传染性腹泻”,市疾控中心证实,此波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累计确定200多例。那么,诺如病毒为何来势汹汹呢?该如何预防感染?昨日,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造成流行的是从英、美、日而来的诺如病毒Sydney 2012新变异株,它们成功地躲避了人群免疫力。不过,“疫情正受控制,不用恐慌。预防之道,最重要的是确保饮食卫生”。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证实,大学校园近期确实出现诺如病毒胃肠炎。除了华工、中大校区部分腹泻学生被排除感染诺如病毒外,大学城区域累计确定200多例诺如病毒胃肠炎。不过“不用过度恐慌,病例均为轻症腹泻,疫情得到控制。”

  据介绍,感染学生均按要求在初诊时就作临时隔离观察、治疗处理,有条件的还被要求居家隔离;学生宿舍、食堂都采取了严格的每天消毒措施。

  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黄琼证实,今年1月8日~1月22日,广东省广州、佛山、深圳三市四地共报告4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的疫情,感染人数累计达480人。其中,广州大学城就出现两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相信是通过水源或食源性传播的。

  在疾控专家眼中,诺如病毒是“老”病毒了,最早于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市发现,引起以腹泻、呕吐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感染性胃肠炎。

  据目前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有发病,其中约83%的流行发生在10月~3月期间(冬季和早春季节);所有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诺如病毒,其中小孩和老人发病率较高。

  省疾控专家黄琼认为,诺如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感染剂量很低,人体摄入少量(不到100个病毒)就能致病,感染后缺乏持久的免疫力(只有约8周~3个月)。诺如病毒有40多种不同病毒株,并以每隔2~3年为周期出现新变异株。

  专家分析,中国人群未建立起免疫力,因此导致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来势汹汹。

  牡蛎贝类煮熟 饭前便后洗手

  疾控专家称,诺如病毒传播有三途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感染,食源性传染和水源性传染。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从把好“入口关”做起。

  首先,重点关注厨工,集体饭堂53%的食源性诺如病毒污染源是被病毒感染的厨工。大多数的原因,是在饭店加工制作过程中食物被污染引起的。因此,应该提醒厨工经常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当厨工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时,应该避免进入厨房和制作食物。

  其次,要采取措施保障食物加工前的卫生。使用安全的水种植和灌溉,可有助于防止食品在源头被污染。

  个人预防诺如病毒的传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好“入口关”。即要进食煮熟煮透的食物,不要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食用牡蛎和其他贝类要彻底煮熟,不要生食贝类,尽量少吃炭烧贝类,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饮料或水要保证卫生干净,不要喝未煮沸的水;严格做到饭前便后换尿布后,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克服用手触摸口鼻的不良习惯;生病时不要为别人准备食物;呕吐或腹泻后,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腹泻后,要彻底清洗被污染的衣物。

  抗生素无用

  患者要补水

  专家介绍,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见头痛、轻度发热、寒战、肌肉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是自限性疾病,2~3天可痊愈,无后遗症。”专家表示,目前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无需用抗生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使用抗生素是没用的。

  此外,尽管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很少见,但脱水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所以补水非常重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在疫苗方面,由于诺如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预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