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改委严查洋奶粉价格垄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又有消息称,海外代购或在9月被叫停,联想到此前工信部力促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整顿贴牌假洋奶粉, 食药监总局表示将用药品方法管理奶粉,业内猜测,九大部委相继出手,这一系列的动作显然并非毫无关联,而是都是为了同一局棋——力挺国产奶粉。
第一招:
猛砸100亿吹响整顿号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而整治婴幼儿奶粉便成了这个新组建部门的首个任务。
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对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作出了全面和具体的要求和部署,明确提出以药品的管理办法管理婴幼儿奶粉。不到一个星期,6月4日,工信部特制定并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
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便转发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措施。
目前有消息说国家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奶源建设、行业整合、质量监管等方面,这些钱将分拆给各部委用来整顿和对行业进行资金扶持。
第二招:
工信部力促奶企并购
就在以上方案、意见出台的同时,工信部首先使出一记“兼并拳”。整治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其中一项措施便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工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6月18日,蒙牛乳业发出全面收购雅士利国际的要约,总金额超过百亿港元,创下行业新纪录。有人称,蒙牛此次并购,时机拿捏准确。但更多人相信,背后的推手便是工信部。
不过,这只是刚开始。工信部消费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称,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第三招:
发改委严查“洋奶粉”价格垄断
工信部刚刚唱罢,发改委随即登台。
6月底,包括雀巢、惠氏等多家主流奶粉企业因涉嫌操纵价格被发改委约谈,并面临反垄断调查。
7月2日,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有关人士证实,已掌握部分企业违法证据,并首度披露被查奶粉企业操纵、抬高奶粉价格的不法行为。如,有的涉案企业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奶粉的经销商,直接进行罚款;有的公司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的经销商和零售商给予扣除返利、停止供货等处罚。
- 2012.05.20
- 2009.03.04
- 2010.09.01
- 2012.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