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烦躁、抑郁、失眠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当我们面临婚姻压力时很烦躁,被老板批评时很焦虑,没钱买房时很抑郁,种种生活压力造成了我们每天面对着一个“鸭梨山大”的世界。可是,你可否知道到底压力是如何引发焦躁情绪的呢?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研究小组日前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个秘密,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时,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会被“征召”到大脑,易引发焦躁等情绪。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神经科学杂志》上。
焦躁症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一致性。它在交感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等;在副交感神经方面的表现有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的焦虑时,还会引发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
掌管情绪的脑组织
大脑是逐渐进化成长着的,每个阶段,都分化出一个独立的部分,每一独立的部分都对应大脑的某个区域。我们思考过程中的“意识”要受到其它的“非意识”因素影响。
最早出现的称之为“爬行脑”。这部分负责处理身体活动,最原始的身体生理反应等。比如,一只蜥蜴从你面前飞速爬过,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吓得缩下手脚,不吃饭的时候会饥饿,不睡觉会感觉到很困等等。
其次出现是“哺乳脑”,又称之为“情绪脑”。它负责处理我们的情绪反应。情绪是表现痛苦与快乐的方式。“情绪脑”是人的情绪中心,管理着与爱情相关的所有情绪,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我们会躲开有威胁的人,对那些致病的食物感觉恶心,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对于成功过的事物充满自信。
大脑的最高层,是“思考脑”也称之为“理性脑”,是我们的意识及推理能力发挥作用的地方。帮助我们预先评估某种事物。透过我们的不停的思考感悟去理解并学会做某些事情。只有思考后才会有所行动。比如,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解说及示例中学会其他的技巧。
每一层级的复杂性都逐渐递增,以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首先发育出来的爬行脑,就是应对原始的身体反应,比如饥饿、疲倦等等。接着,我们发展出更高级的器官,来应对“幸福”、“悲伤”等情绪反应。最后,我们开始拥有应对未来的反应机制——思考。
免疫细胞游进大脑
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时,大脑受到压力的刺激会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导到骨髓中,从而刺激骨髓中的免疫白细胞转移至大脑,并聚集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它们围在脑血管周围,并渗透到“掌管”情绪的脑组织所在区域,刺激情绪脑导致焦虑等情绪活动。当然,这种白细胞不会伤害自身的脑组织。
小神经胶质细胞是大脑免疫系统的首道防线,可以清理大脑中的残骸碎片,保护大脑免于损伤以及免于大脑疾病再生。在压力状态下,小神经胶质细胞易被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脑召集白细胞的信号,从而帮助免疫细胞更多涌向大脑。
此前研究也发现,大脑中有一种小神经胶质细胞,是大脑免疫系统的首道防线。它在压力状态下会被激活,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脑发出“征召”白细胞的信号。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的新奇之处在于,不是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压力与情绪之间关系,而是第一次从免疫学的角度将压力与情绪关系联系起来。与之前相比,该发现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焦虑症状,但在研究压力与情绪关系的方法上却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