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李斌:将推进和强化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
www.yongyao.net  2013-9-29 15: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9月2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七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作了《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专题报告。

问:如何看待促进人民健康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民族梦、国家梦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的梦上,着眼点是为人民谋幸福。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以全民健康来促进全面小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守护全国13亿多人的健康,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卫生计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在新时期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快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卫生计生事业格局,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群众整体健康状况有何改善?面临哪些挑战?

答: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维护全体人民健康作为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彻底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国际上衡量一国居民健康水平最常用的有3个指标: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到2012年的24.5/10万,婴儿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00%。下降到2012年的10.3%。,综合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质量大大提高。

新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更加严峻。一方面,由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社会因素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面临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居民主要的疾病负担。二是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问题更加凸显。卫生计生资源总量和优质资源不足,服务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配置、居民健康水平在城乡、地区和人群方面还存在显著差异。三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加紧迫,比如群众的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等等。

问: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哪些方面,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答: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贫困人群。到2012年底,基本医保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4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高度赞赏中国政府这一伟大成就,认为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95%的人口,织起世界上最大的一张基本医疗保障网。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运行10年,2012年参合人口达到8.05亿,参合率为98.3%,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筹资额从2003年的40 亿增加到2012年的2484亿,政府补助标准从最初的人均20元提高到今年的人均2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左右,切实减轻了农村居民看病负担,改变了贫困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大大减少。

“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促进均等化、广覆盖,大中城市要解决好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做到全民覆盖;逐步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问: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答: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在1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主要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取消以药补医机制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相配套,对公立医院进行多渠道补偿。

第二件事是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围绕合理划分政府与医院管理者责权、完善院长选任标准、建立健全对院长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件事是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机制。积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探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四件事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政府是公立医院的出资人,必须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履行出资人职责,使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需求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推动落实财政补助政策,控制医药费用增长。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将向纵深推进,要在对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基本路子,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以市、区为单位,以区域发展规划为抓手,“整片”推进,最终解决广大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使90%的病能够在县医院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