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转换机制,即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完善补偿机制,使公立医院的各项经济政策落实到位。”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3日在北京强调。
当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举办“面对面大讲堂”活动,马晓伟作题为“中国公立医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报告。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之一,也是新医改的最大难点。其被诟病多年的一项补偿机制——“以药养医”将逐步退出舞台,最终实现医药分家。其中,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将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取消。
“中国公立医院制度的建设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前,通过建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改革开放后,通过激活微观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近15年来,通过建立社会化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保障人民有能力享受现代医学发展成果。”马晓伟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历程。
马晓伟指出,中国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必须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顺势而为,建设和发展公立医院体系,并相应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
马晓伟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制度,既要创新领导体制又要创新办医体制。同时还要转换机制,即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完善补偿机制,使公立医院的各项经济政策落实到位。最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相关新闻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2.03.28
- 2012.03.31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