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早老性痴呆症血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www.yongyao.net  2014-7-30 9:41:05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cq江艳
分享到:

英国科研人员近日报告说,他们识别出与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风险高度相关的一组蛋白质,未来有望据此开发出血检方法,预测该病的发病风险并提高早期确诊率。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痴呆症》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对1000余名参与者血液中的蛋白质差异进行研究。参与者中有452名认知功能正常者,22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476名早老性痴呆症患者。

该研究重点考察了此前认为与早老性痴呆症有关的26种蛋白质,并对部分参与者进行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

研究人员首先发现有16种蛋白质与脑萎缩“密切相关”,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早老性痴呆症患者都会出现脑萎缩。进一步筛查发现,其中10种蛋白质可作为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展为早老性痴呆症的“标记物”,据此判断该病1年内发病风险的准确率可达87%。

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阿卜杜勒·海耶说,在老年人当中,记忆力减退现象十分普遍,预测其中哪些人会患上早老性痴呆症并不容易,这项持续10年的大规模研究为此提供了新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