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6月30日发布通知称,酮康唑口服制剂因存在严重肝毒性不良反应,即日起停止其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昨日,记者走访了主城渝中、九龙坡、沙坪坝区多家药房,发现酮康唑口服制剂均已下架,难觅踪迹。
重庆药房已停售
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公告显示,已上市销售的酮康唑口服制剂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工作应于6月30日前完成,召回产品在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
昨日,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区的21家大药房,货架上已难觅酮康唑口服制剂。
九龙坡区石桥铺的4家药店内均无酮康唑口服制剂销售。工作人员表示,酮康唑口服制剂被叫停前,他们就已经停售了该药,用功效相近的氟康唑等替代。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来购买过酮康唑口服制剂了。”在渝中区万和药房临江路店和较场口桐君阁大药房,工作人员称,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他们就没有销售酮康唑口服药物了。
位于沙坪坝凤天路的多家药房表示,已经接到相关药企的通知,这类药品已经下架。酮康唑口服制剂虽然停售,但各药店还有其他咪唑类抗真菌药替代,不会造成药剂紧张。
肝脏最容易受伤
随着消息的传播,引发了市民对于伤肝类药品的关注。
“在医院门诊,病人经常央求医生多开点药,但是药三分毒。”西南医院药剂科何菊英教授说,医生们提到的药物性肝炎,就是因药物损伤肝脏引起的。
最近,洪女士就因为乱吃消炎药出了问题,至今还在西南医院治疗。洪女士脚痛,她以为是痛风引起的,吃点消炎止痛药就行了。于是,自己买了消炎止痛药口服,之后疼痛好转,见有效,她一吃就是5个月。1个月前,洪女士突然全身发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
何菊英说,药物口服后,会首先经肝肠循环系统进入肝脏,转化后再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因此,肝脏中药物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器官。产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机理比较复杂,和患者机体状况、个体差异、遗传因素、肝脏功能及药物本身等有关。
停药可缓解不必太担忧
“有些药物具有蓄积作用,长期服用就可能出现慢性肝损伤症状。”何菊英表示,一些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肝毒性,无法避免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择使用,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建议医师更换药品。
据悉,药物造成的肝损伤通常出现在用药数日或数周甚至数月后,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轻微肝功能异常,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厌食、尿黄、眼黄、发热、皮疹、肝区疼痛等症状。“出现上述肝功能损害表现,需及时就诊,但不要过于担心,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诊治,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此外,一些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一过性的、可逆的,即停药后就可缓解。医生在开处方时会考虑到药物毒副作用,权衡利弊后再使用,因此,对于药品对肝脏的伤害,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
常见的伤肝药物主要有哪些? 西南医院药剂科罗列了13类
1.抗菌药物:头孢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异烟肼、利福平、酮康唑、伏立康唑等。
2.抗寄生虫药:氯喹、伯氨喹、哌嗪、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
3.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尼美舒利、酮洛芬、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等。
4.抗痛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等。
5.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6.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
7.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等。
8.心脑血管药:奎尼丁、胺碘酮、尼莫地平、阿替洛尔、特拉唑嗪、缬沙坦、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9.消化道用药: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西沙必利等。
10.利尿药: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乙酰唑胺等。
11.激素、抗甲状腺及降糖药:泼尼松、甲泼尼龙、丙酸睾酮、雌二醇、炔雌醇、己烯雌酚、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
12.抗肿瘤药: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蝶呤、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地辛等。
13.中草药:雷公藤多苷、小金丸、壮骨关节丸、消咳片、鳖甲煎丸双黄连口服液、大黄蛰虫丸、痔血胶囊、骨康、癃闭舒、含土茯苓汤剂、含何首乌汤剂、含藏红花汤剂、含全蝎汤剂、含僵蚕汤剂、含白附子汤剂、土三七、溪黄草等。
- 2015.07.03
- 2012.03.21
- 2012.04.11
- 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