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
慢性泪囊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泪囊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眼结膜或鼻黏膜炎症导致鼻泪管炎症性狭窄与阻塞所引起的泪囊继发性化脓性细菌感染,为临床常见外眼病,女性多于男性。
【诊断要点】
以泪溢为主要症状,局部皮肤可有轻度充血、糜烂,甚至湿疹。泪道冲洗时,可发现有明显阻力感(狭窄)或鼻腔内无液体流出(阻塞)。由于泪囊内大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积聚,使泪囊逐步扩张,以致在内眦与鼻根间的泪囊部形成一波动性囊肿,窿起于皮下。手指挤压泪囊部可见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自上下泪小点溢出。由于分泌物中含有大量化脓性细菌,这类患者即便是轻微的角膜损伤,都有可能发生角膜感染、角膜溃疡。严重时,甚至造成失明。
【治疗】
经常性挤压泪囊部,促进分泌物排出,并滴抗生素眼药水,是其有效的治疗。泪道冲洗,泪道探通与扩张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重要方法,若经多次治疗仍无明显效果时,可行泪囊摘除术。泪道冲洗术:患者取坐位,以1%丁卡因棉签,置于内眦上下泪小点间,闭眼3~5分钟,局部麻醉。左手大拇指向下轻拉下睑,暴露下泪点。右手持盛有生理盐水的6号冲洗针头注射器,将泪道冲洗针头先垂直插入1~2mm,然后转向水平方向,朝鼻侧顺泪小管方向推进3~5mm,并嘱患者头向前倾,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结果判断,若患者鼻腔内无水进入或下泪点注入自上泪点溢出,为泪道阻塞。鼻腔进水量少或注水有阻力,为泪道狭窄。鼻腔进水量多或注水无阻力,为泪道通畅。
注意事项:①注水时,若内眦内侧的鼻根部发生肿胀,同时伴鼻腔无水进入,则说明假道形成,水注入皮下组织内,应立即停止冲洗;②操作过程中,必须将下睑向下拉紧,以免针头碰及组织皱襞,造成注水阻力而影响结果判断;③泪道入口过小,针头不易进入时应先作泪点扩张,然后作泪道冲洗。(2006.08.07)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