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安全用药 > 用药公告 > 不良反应 > 正文
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www.yongyao.net  2006-10-13 14:10:52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各种器官功能及代偿等逐渐衰退,机体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因此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而老年人又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用多种药物合并治疗,因此,由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也增加。所以,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关注。

  

1. 抗菌药

  

老年人免疫功能随增龄而逐渐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使用抗菌药物的机会也比年轻人多。老年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往往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减慢且易积蓄,因此在相同剂量时比年轻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类药,老年人使用大剂量时更易发生神经毒性反应,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肌肉痉挛、抽搐甚至昏迷。大剂量青霉素钠可致血钠过多,特别是心功能差的老年人还可引起钠潴留和心力衰竭。大多数头孢菌素均从肾脏排出,因此,老年人使用头孢菌素类也更易引起肾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尤其是第一代头孢菌素,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应慎用,更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均有肾毒性和耳毒性,尤其是老年人有时可造成不可逆的反应。复方新诺明等磺胺药,对肾脏均有毒性,且比年轻人更易出现结晶尿。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等所致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比年轻人高,且也更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此类药物应按其肾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

  

2. 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可高达35%-69%,因此,抗高血压药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可导致晕厥、昏迷、衰竭或骨折。因此老年人应酌情减少剂量。老年人由于动脉趋于硬化、血管直径变小,阻力增加,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量减少,因此,一般宜选用较温和的降血压药,且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造成心脏血管意外。

  

3. 强心苷类药

  

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地高辛、西地兰等。老年人对强心苷比较敏感,且由于其肾功能降低,排泄缓慢,服用小剂量即可出现恶心,且中毒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比年轻人高。因此老年人应用强心苷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且应避免与噻嗪类排钾利尿剂合用。

  

4. 抗心律失常药

  

老年人奎尼丁的总清除率比年轻人减少50%,半衰期延长30%,血药峰浓度增加一倍,且其治疗指数低,约1/3的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如心脏停搏和传导阻滞等。普鲁卡因胺、丙比胺、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均可致心律失常,因此老年人使用此类药物均应减量,且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5. 利尿药

  

老年人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血容量降低、血管栓塞、低血钾及增加强心苷毒性,过强的利尿作用可使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产生尿潴留,因此宜采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药或氨氯吡咪等缓和的利尿药。老年人使用螺内酯及氨苯蝶啶等潴钾利尿剂时,更易发生高血钾症。因此应避免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

  

6. 抗凝药

  

老年人由于血管退行性变化而使机械性止血反应减弱,营养不良而使维生素K亲和力降低,使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受抑制,因而对抗凝药敏感性增加,容易导致出血。因此,老年人使用华法令等抗凝药时宜减少剂量,注意经常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并监测国际正常值比率,调整药物剂量。

  

7. 消化系统药物

  

铝制剂由于铝离子可在神经细胞中沉积而加速老化过程,西咪替丁除可引起肝损害外,老年人大剂量使用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幻觉、妄想等,因此宜选用其它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代替。老年人因经常便秘而用泻药,但不宜使用过强的泻药,以免引起肠功能紊乱。

 

8.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及肾损害,尤以消化道损害最普遍。据国外统计,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约15~30%,且非甾体抗炎药对消化道损害随龄赠而上升,50~59岁,60~69岁及70~80岁,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24~49岁的1.63.15.6倍。新的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反应虽然比老的非甾体抗炎药少,但也应引起注意。另外还有与胃肠道相关的不良反应(出血、穿孔、梗阻、狭窄等)的报告。老年人一般宜选用不良反应小的非甾体抗炎药,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用量过频,以免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虚脱甚至休克。

  

9.抗精神障碍药

 

老年人普遍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耐受性降低,且易产生低血压,过度镇静及不易消除的迟发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剂量宜减少。老年人三环类抗抑郁药代谢和排泄减慢、对其敏感性增强,且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因此用量易减少;对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也较敏感,且半衰期比年轻人长,长期使用可产生生理依赖性,停药后可出现戒断症状,应特别小心。静脉注射亦可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本类药物与离子拮抗剂使用时,还可能使低血压加重,因此不宜滥用,且宜从小剂量开始。老年人使用唑吡坦时,更易出现精神紊乱、共济失调,应引起注意。  (2006.10.13)

 

                                                                       来源:中国安全用药指导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