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的招标替代中介机构招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药卫生领域出现了医药购销“回扣”等不正当竞争现象。1993年开始,省政府纠风办、省卫生厅把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作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件大事来抓,我省先后探索出“平顶山招标模式”、焦作“四位一体”招标模式和安阳“有标底招标”模式,这些做法得到了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的充分肯定,有些已在全国推广。
截至目前,我省的药品招标,有的市已进行了十几轮,每年的招标统计数据都显示,药价都是降低了百分之十几以上。但是,老百姓一个明显的感觉,却是药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吃不起药了。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一位长期从事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降就死”、“死后重生”造成的。最近几年,国家发改委降低了一部分药品的价格,但是药品一降价,厂家就停止生产,柜台上就找不到降价药,患者根本买不到降价药。另外,药品招标集中采购虽然每年都降低了一部分药品的价格,但是,一些药品价格一降低,利润薄了,厂家立即停止生产。在主要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改换包装,或者改变剂型,或者添加一些辅料,然后重新申报为“新药”,用“新药”来替代老药。这些所谓的“新药”,价格不菲,往往比原来的老药价格攀高数倍、甚至数十倍。这样看似药价降了,其实,用所谓的“新药”替代,老百姓吃药的负担根本没有减轻,相反,负担还大大地加重了。
随着浙江、海南等地药品生产企业“新药”审批猫腻的曝光,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层面问题的暴露,国家严格了“新药”的审批,以改换包装、改变剂型、添加辅料申报“新药”的口子基本上被堵住了。但按照国家六部委原来的规定,从2000年开始,药品招标必须全部由中介机构主持。中介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医院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都乐意招价格高的药品。因为,中介机构是靠收取服务费生存的,按照规定,其收取服务费的标准是2‰~6‰(后调整为2‰~5‰),药品招标的标的数额越大,其收取的服务费越多;药品进到医院,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是药品招标价格分别按照15%和24%的比例进行加价(现在统一调整到15%),招100元一盒的药品,其可以加价15元,卖一盒药就可以挣15元,而招10元一盒的药品,其只能加价1.5元,卖一盒药才能挣1.5元;而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药价越高利润则越高。这个利益共同体使药价越招越高。
安阳市探索出的“有标底招药”经验,成为目前解决药价虚高没有更好办法时的好办法,受到国务院纠风办和卫生部的肯定。2006年4月,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发文,明确要求在全国推行“坚持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省药品招标办有关负责人说,但具体到某一种药品,其标底到底是多少,现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标底只有进入评标程序后,在监督部门的组织下,将省药品招标办采集到的全国10个省市,我省18个市、10家医院、10家医药超市的价格进行对接,计算机依据设定的程序将自动生成每一种药品的标底。”
省药品招标办负责人举例说:如某企业生产的某种牌子的血栓通片剂,同一规格、同一包装、同一剂型,我们采集到的中标价格为:在安阳市的中标价为一盒15元,在省直医院和郑州市的中标价为15.3元,在商丘市的中标价为17元,在三门峡的中标价为16元,在信阳市的中标价为16.5元,在驻马店市的中标价格为7元,在湖北省的中标价为16.5元,在四川的中标价为14.8元,在北京的中标价为20元,在广东的中标价为25元,在山西的中标价为10元,在江苏的中标价为16元。
进入开标程序后,在省政府纠风办、省检察院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数据对接后,计算机会自动将明显的偏离值去掉,即驻马店市的中标价7元、山西省的中标价10元和广东的中标价25元等,然后根据离散度,确定该药的价格在16元左右,由于四川省的中标价格为14.8元,最低,因此计算机会自动确定该药品的标底为14.8元。
可能有的厂家会说,我们是大厂,与小厂不同,虽然都是经GMP认证的,但质量还是有区别的,标底不应该以价取胜,否则群众将用不到质量高的药品。
为避免这个弊端,我省收集的500万条信息,将每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每一个品规的药品在全国的销售价格都进行了收集。如华北制药厂的青霉素钠,收集了每一个品规在全国的中标价、在我省的中标价,经计算机自动处理后,取其最低值作为标底。如某私营小厂生产的青霉素钠,也是按照这样的程序确定其标底。小厂的中标价与华北制药厂的价格可能相差很大,但只要华北制药厂投标标底以在全国的最低价投标,肯定能在我省中标。
河南省公立医院临床需要的1万~1.2万个品规的药品都将制定一个标底。不在标底范围内的,根本进入不了这次招标的门槛。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