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投入大幅度增长、新药苗头不断涌现,可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有国际影响的创新药品一个都没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秦伯益日前在中国生物医药发展峰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主研发、有国际影响的“新药”仅两个,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合成的二巯基丁二酸钠、二是60年代开发的青蒿素。
据秦伯益介绍说,“新药”是国际上承认为目前最好的药物,国际上承认由我国独立首创的、世界各国愿意引进仿制该品种,即原创药。记者了解到,这一解释与国际新药标准吻合。换言之,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竟然无一例原创药诞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秦伯益的话早在医药界被公认。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给新药下的定义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范围大于国际新药标准。由于对新药的衡量标准不同,出现了我国每年都有上百新药被注册,而美国、英国一年难出几例新药的现状。
“让人担忧的是,原创药研发的源头正在枯竭。”秦伯益告诉记者,建国初期,鲁抗、东北制药等不少抗生素研究所,每年都派出不少小分队去采样、筛选,而今不少研究人员都忙着评级、晋升,调研工作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新药基金被吹得天花乱坠,可后来都不了了之了。
秦伯益认为,原创药研发中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对基因组药物学的期盼过早。
2000年《自然》杂志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已做出了评述,即第一阶段,2000年测定全部DNA序列;第二阶段,2010年社别所有基因;第三阶段,2050年确定所有基因功能;第四阶段,2100年确定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秦伯益非常赞同这一推断,他说:“目前,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实现了。”但是,现在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常提出“正根据基因变异设计药物”,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