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吉林医保:城镇居民与城镇职工“无缝焊接”
www.yongyao.net  2007-10-18 11:27:2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政策需“无缝焊接”

除了扩面,摆在吉林省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吉林模式与国家试点意见的合理、顺利衔接。

在《试点意见》中,参保范围被确定为“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而吉林省先行推进的城镇医保制度,则把关闭破产和改制的国有企业没有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没有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在了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之内。

“当初做出这种选择有吉林省的特殊情况。”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有关官员解释说。

吉林省当初将上述人群纳入城镇居民医保主要是考虑,当时国务院正在吉林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而吉林省加大国企改组改制力度,上述两类人员医保问题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妥善解决。

因此,吉林省下一步将致力于把已经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有养老无医保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和待遇进行衔接,同时对不稳定状态群体参加居民、职工两个医保制度之间的缴费年限、待遇标准及到退休年龄时的医保等问题进行政策衔接。

同时,吉林省将考虑根据《试点意见》的补助范围和标准,按不低于1︰1的标准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补助资金。

吉林省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上述衔接意见是初步的,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测算论证,但宗旨则是要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无缝焊接”。

除了参保人群的范围需要调整,吉林还需要在“保障重点”上和《试点方案》对接。《试点方案》中规定,居民医保基金支出,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而之前,吉林医保基金支出主要用于住院,不包括门诊大病医疗支出。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有关官员表示,为了保证全省城镇医保政策的一致性,上述政策调整不仅是在三个国家试点地区进行,吉林省其他地区也会采取相同的政策。

考验还在后面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杨成军明显感到,引导推动城镇居民参保的工作开始遇到瓶颈。“越往后越难做。”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参保人数进展的速度。据杨成军估算,今年7月末至今,总共仅增加了6万多参保人员,而此前,往往一周时间便可以增加6万人。

杨成军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待参保资源已经所剩不多,而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中青年人的普遍参与积极性不足。

对于中青年人的普遍参与积极性不足,长春市南关区医疗保险中心主任王丽娜深有体会。“对年轻人做工作非常难。‘我身体好没病,为什么要参保?’这部分人普遍持等待观望的态度。”王丽娜说。

更重要的是,目前还面临城镇居民、城镇职工、新型农村合作基本医疗保险三大制度的衔接配合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三大制度体系之间互相补充、界限明晰、不交叉、不遗漏。

“目前来看,三个制度的边界像是三个圆环,彼此间都有交叉重叠部分。”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有关官员说。

比如,“农村户籍的乡镇企业职工”,便是三个制度的交界地带。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乡镇企业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由各省自定。但是,一般来说,乡镇企业的职工,户籍都是农民,按照户籍,作为农业人口,应该参加新农合;而按照居住地点来说,在镇上,所以也可以算城镇居民;同时,乡镇企业是“企业”,其中的职工是不是应该算作城镇职工呢?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有关官员告诉记者,类似的特殊情况很多,相当复杂,他们最近一直在集思广益,分析还有哪些特殊群体在实践操作中没有能够纳入其中的。这位官员认为,必须要合理解决参保人员的边界划分和身份转换,医疗保险待遇的衔接,最终实现全面涵盖。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