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为扭转不利局面 07年医药业巨头裁员风暴
www.yongyao.net  2007-11-15 14:23:3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对于大多数医药业巨头们来说,2007年是让他们最苦的一年。由于面临着专利期满、安全性问题带来的销售额下降,收购带来的人员冗余以及迫切需要流线化的运作,这些巨头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裁员这把“大刀”。以下为2007年至今生物医药裁员前五强,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医药巨头们为了扭转企业的不利局面所做的一切。

No.1 辉瑞
裁员职位:10000个
毫无疑问,辉瑞是今年谈论裁员最多的企业。1月份,辉瑞宣布削减1万个职位,其中有2200个为销售职位。
给辉瑞带来致命一击的是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trocetrapib因安全性问题终止研发。辉瑞原计划用trocetrapib替代年销售额高达120亿美元的立普妥,该药专利将于2010年期满。
为了削减开支,辉瑞宣布关闭位于Michigan的3个研究中心和两个制造工厂,使辉瑞的运行更为流线化。
为了应对未来的威胁,辉瑞开始竭力拯救其研发线。据报道,由于仿制药竞争,2010~2012年辉瑞将损失41%的销售额。考虑到生物制剂面对的仿制药竞争相对少一些,辉瑞对生物制剂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计划为新兴的生物技术投入5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建立生物治疗和生物创新中心。
No.2 阿斯利康
裁员职位:7600个
无独有偶,阿斯利康为了使其全球供应链更加流线化,也在1月份宣布需要削减3000个职位,以便在2010年前节省9亿美元费用。7月,阿斯利康宣布裁员人数加倍,达到7600人,占其职工总数的11%,削减的职位主要是阿斯利康在欧洲的销售人员以及各国研发中心的市场人员。
阿斯利康的高血压药物ToprolXL正面临仿制药挑战。同时,多个正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研发失败,阿斯利康正努力填补其研发线的缺口。2007年以来,阿斯利康完成了几项大的并购,花156亿美元收购MedImmune,用4亿美元与SilenceTherapeutics签订合作协议,从而进入RNAi这一热门领域。
尽管季度营利强劲,阿斯利康仍表示,为了来年,裁员是必须的。
No.3 拜耳
裁员职位:6100个
2006年,在先灵的收购战中,拜耳以200亿美元击败了德国默克,但这项收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机构重叠,为了进一步整合先灵与拜耳的资源,拜耳于今年3月宣布,需要削减6100个职位,其中有一半职位来自于拜耳欧洲公司,1000个职位来自于拜耳美国公司。在这项裁员计划中,拜耳计划削减2850个管理职位,1400个研发职位,1850个生产职位。如此一来,到明年年底,拜耳将减少2.1亿美元的研发支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