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诺华、葛兰素史克未入围的原因,业内人士给出的分析大同小异:价格恐怕是最大原因。葛兰素史克本身流感疫苗在中国就热销,加上产品走优质优价路线,为了维护产品品质形象,或许未能接受政府提出的40元的采购价格。对于售价更高的诺华82元的流感疫苗而言,要接受40元的竞标价格恐怕更难。对媒体就此事的采访,两家企业均表示不对自己的未入围发表意见。
虽然痛失政府采购市场,但对于自费市场的牢牢把握,让葛兰素史克与诺华略感欣慰。
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往年自费人群选择进口疫苗居多的情况,该站基本没有进国产疫苗,现在可以选择的是69元的赛诺菲巴斯德产品和82元的诺华产品。在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石景山医院保健科、中日友好医院,前来接种者均被告知,自费的只有进口的,都是葛兰素史克或者诺华的。而太阳宫医院等接种点的人士表示,有一些本可以免费接种国产疫苗的老人,也放弃权利,选择接种进口疫苗。
▲机遇与风险并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的未入围企业表示,考虑到入围企业需要做出的价格让步及面临的经营风险,未能中标也许不是坏事。
未入围的长春长生医学部王先生举例分析:比如一个中标20万支的企业,必须将20万支疫苗备好“待命”,即使政府未使用或别的省市有需求也暂时不能动用,等到11月底、12月初打完疫苗进行清点工作时,政府按实际使用数量付款后,将剩余的疫苗拿回,此时这些疫苗已经去不了别的地区市场了,因为别的地区大多已经接种完毕,所以就丧失了在其他市场的一些机会。
不过,对于此种说法,其他入围企业并不认同,而是称为“酸葡萄”心理。
中标的北京科兴企业发展部刘主管表示,科兴中标了20万支,不过政府采取的是分批签合同,只承诺实际至少采购中标数量的1/3,未被实际采购的疫苗就只能寻找其他的渠道销售。他表示,经营流感疫苗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每个企业在二、三月份就定好了全年的生产数量,生产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出现差距的风险,对于每个企业都存在,而不光对中标企业。
也有的企业更多的是考虑到中标带来的“无形利润”——支持政府的“惠民工程”,无疑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感,因此,即使需要做出一些牺牲,承担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据赛诺菲巴斯德方面透露,此次中标的40元价格其实低于公司的成本价,在自费市场上,赛诺菲巴斯德同一产品零售价格为69元。“虽然亏本,但亏本的程度我们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是全球流感疫苗市场最大的供应商,公司能够承受得了亏本。出于市场‘老大’的地位和表率作用,赛诺菲巴斯德有责任和义务做出让步,配合政府实施‘惠民工程’,这也是维护‘老大’的荣誉和地位的表现。”
来源:医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