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疑难杂症转诊至三级医院,这样的梯度就医模式会大大方便市民就近看病。”昨天,在两会现场,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徐建光就代表、委员、普通市民共同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回答了晨报记者的提问。
新的梯度就医模式或许是上海看病问题的一条解决之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常见病不用再跑三级医院
“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韩正《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节选
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案之一,社区服务中心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农工上海市委表示,对于受到群众普遍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们经过详细调研后向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建立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保障体系。
在提案中,农工上海市委建议采用这样的运行机制:实行以医保预付为前提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二条线改革,由区政府实行改革托底政策,以确保医疗保险平稳运行和创新改革的有效实践,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药品目录,并实行药品的“零差价”,实现医药分开。
如果这样的运行机制得到实施,势必切实令市民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价没有水分、更加便宜的优惠,一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供应充足、医护人员团队整齐,常见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不用跑三级医院排队,又享受到了低廉的药价,这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无疑是一帖良剂。
医保———
建议账户累积随CPI调整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保基金统筹共济能力。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和筹资水平,逐步建立农民大病保险统筹机制。”———韩正《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节选
在医保方面,代表提出,如果药价上涨,是否可以让市民的医保同时提高。
“医保的个人账户可以参照每年的CPI调整医保金额,从而让物价涨幅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孙小玲代表昨天建议。
孙小玲表示,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医保投入,使得医疗保障覆盖面大大提高,今年起又对上海城镇医保方案作了调整,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这“三项标准”,由每年调整改为适时调整。也就是说,在医保的后端保障部分,市民的负担已经得到降低;然而,在医保的前端缴费部分,市民个人账户的积累方式却还有可改进之处。
目前,上海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由本人上一年度年工资收入的2%和市职工年均工资的一定比例(0.5%-1.5%)构成;而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则完全由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4%-4.5%)构成。但目前的医保账户所挂钩的市职工年均工资仍然沿用2003年的标准即22160元/年,这与物价上涨幅度不相协调,也极大影响了市民的参保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