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民营医院更多的是被‘逼良为娼’。”一位委员在讨论中提出,过去,无论是民营医院的准入、税收,还是执法方面,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都不在一个层面,从而使得一些民营医院不得不以次充好来维持生计。此外,不少人对民营医院的概念也存在一些误区,非法行医、无证行医等并不属于民营医院。目前,民营资本在很多行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在发展民营医院方面重要的是要消除歧视,应该一视同仁。
不少委员在赞成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多名委员指出,加强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势在必行。必须从准入方面来严格控制人员、设备等,“没有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张云波委员认为,加强监管非常重要。
目前,很多民营医院都存在技术不规范、设备不足等问题。此外,医疗知识5—10年就会更新一次,民营医院是否有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机制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人才的流失可能是公立医院将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民营医院完全放开,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就要下大功夫,狠抓管理。
声音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副局长解嘉鸿穿梭于各个分组讨论会场,悉心听取委员们对《进一步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讨论。
“这次主要是让民营医院和公办医院处于一个政策平台,民营医院可以自主选择营利或非营利医院性质,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都可以申请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这就会使得民营医院的市场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好。”解嘉鸿说。同时,还要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诚信建设,根据相关标准对民营医院进行等级评定,优秀者向社会公布,政府还将给予奖励。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老百姓看病才会放心。总的想法就是在存量和增量上进行合理改善提升,政府一方面把已有的公办医院存量改善服务,同时引入一些社会力量开办规模大、技术高的民营医疗机构。把昆明市的医疗资源配置得更好,让老百姓看病更容易、更便宜。
在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后,解嘉鸿表示,接下来,卫生部门将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按照实施意见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改善服务环境。另外,从今年开始,昆明市的医疗资源将重点向原医疗资源配置不足的地方倾斜,如北市区、呈贡新城、西城区、南市区、白沙河片区等。
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