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一)继续做好艾滋病、人禽流感、非典和其他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继续开展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诊疗培训,加强对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临床诊疗的技术指导,重点协助做好云南、河南两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艾滋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继续做好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行疗效评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实施中医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二)做好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加强院前急救体系专业化建设。继续指导地方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做好救治队伍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管理制度,加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六、加强血液管理,保证用血安全
(一)全面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重视质量体系规范化培训工作,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完善并督导落实血站质量体系建设,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二)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的要求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本地区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对现有采供血机构进行调整。加强对血液集中化检测试点工作的指导检查。
(三)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注重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做好数据分析、统计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开展检查评估,进一步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落实《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五)贯彻落实《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和《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组织好对转制后单采血浆站的审核工作。严格审核新设置的单采血浆站。
(一)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完善相关配套文件,从立法层面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理执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并进行中期评估。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研究起草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大纲。
(三)组织研究并起草医院护理管理规范,研究制订临床分级护理及工作标准、临床护士人力配备指导原则,指导医疗机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八、继续做好防盲治盲和戒毒康复等项工作
(一)贯彻落实《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06—2010年)》,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切实落实各项任务。加强对防盲治盲活动的统筹管理,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面推进防盲治盲工作。
(二)做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终期工作。加强与项目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做好五年项目工作的总结。
(三)做好贯彻《禁毒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文件。根据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有关工作。规范自愿戒毒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加强监督管理。
(四)加强康复工作的调研和指导,研究提出推进医疗康复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唇腭裂救治和防聋治聋等公益项目工作。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