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存者告诉本刊记者,她本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告知上海脐血库这一特殊情况后,脐血库却以多种理由开脱,并最终以脐血检测“合格”的名义将其入库,并收取费用。
上海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确认:上海脐血库的自体保存脐血中,确实有200余份是库方在实施初次无菌检测呈阳性、复检呈阴性的状态下入库的。
记者调查发现,在数份由上海脐血库提供的自存者“脐带血样品检测报告”中,报告所涉的“无菌试验”一栏所填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填“合格”,有的填“无菌生长”;此外,报告所涉的“RH(D)血型检测”一栏所填内容也有不同版本,有的填“阳性”,有的填“RH+”。然而,这些自存者的脐血检验报告总结论均为“合格”。
为了解情况,储户们前去和上海脐血库副主任郑滨交涉,并现场录音。郑滨给予的回复说:“无菌检测环节,部分原本无菌的脐血有可能会测出有菌;为慎重起见,我们会再送去复检,复检出来以后如果它是阴性的话,我们就认为是合格。但为了和第一次检测就是阴性的脐血相区别,我们就标以"合格"。"无菌生长"的是合格,"合格"的也是合格。”储户要求上海脐血库提供脐血原始检测报告,却被对方拒绝。
上海脐血库、上海市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均发表声明:这个入库标准是“经专家反复论证、充分权衡脐血保存的安全、有效性和脐血保存机会惟一性之间的矛盾后”制定的,即“对于细菌检测初检呈阳性的自体保存脐带血进行复检,如果复检结果呈阴性,则作为合格脐带血入库保存,如果复检结果呈阳性,则予以废弃”。
对此解释,储户代表却表示愤怒,储户葛剑敏和她的丈夫表示:“我们对女儿的爱被亵渎了。脐带血确实是很珍贵的,但如果我知道自己的脐带血是细菌检测呈阳性的,我怎么还可能去储存?更何况,没有一个家长在事先被告知初检的结果,这种做法剥夺了我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日前,上海市卫生局已明确要求上海脐血库必须对每个产妇实施告知,如初检阳性、复检阴性的不愿继续保存脐血的,应终止保存合同并予以退款。今后对于新采集的脐血,必须将检测结果告知产妇,征得产妇同意后方可予以保存。
充满争议的脐血安全标准
部分储户在多次与上海脐血库进行交涉中,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是初检阳性的脐血能否被储存和移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卫生部脐带血库专家委员会主任陆道培教授表示:带有病菌的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脐血不能用来移植,否则会给接受移植的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主任委员、担任世界权威杂志《干细胞》编委长达20年的唐佩弦表示:需要接受移植的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状况都很差,只要有少许细菌感染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只要一次检测出阳性的脐带血就应该被丢弃。
上海市卫生局曾组织了5家单位的权威专家进行讨论,并给出了专家解释。解释意见称:无菌试验的检测采取双盲法,无论初检、复检是否由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所得的结果是客观的,并非人为故意引起;
初检结果呈厌氧菌阳性,复检呈阴性,大多因为厌氧菌在有氧情况下死亡;初检结果呈需氧菌阳性,复检呈阴性,大多是检测方法误差所致,但误差率在允许范围之内;专家建议,初、复检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建议由第三家检测机构检定或在使用前再次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