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医学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 诸多困扰尚待破解
www.yongyao.net  2008-3-4 10:01:4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诸多困扰尚待破解

此次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距上一次(1990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已经18年,距卫生部原部属医学院校划归教育部管辖也有近10年。卫生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衔接,在校医学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衔接,卫生与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高校合并后医学院校的地位及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关系,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与教育质量的统筹兼顾等问题长期困扰有关各方,也成为本次大会代表集中讨论的焦点话题。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副主任柯杨说,这次大会明确的两点原则让人深受鼓舞,一是优先发展医学教育,二是医学教育要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但是,具体怎样搞,还有不少细节需要梳理。比如,把毕业后教育定位于专科医师培训,就不可能有为基层培养人才的空间。还有,长学制出来的学生,还需要不需要从头做住院医师和进行专科医师培训。目前,各校搞各校的,结果证明还没理顺,还需要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直言,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按道理说,医学生在接触专业之前先在综合大学接受教育是好事,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去协和医学院的实践就是好的例证。但如今的并校不完全如此。医学院被并入综合大学后,大家从总体上感觉医学教育受到的重视不够。例如医学院归卫生部管时,国务院津贴指标每年下达给医学院有10个,现在只剩下1个。有些人认为,大学用“老子管儿子”的模式管理医学院值得商榷。

兰州大学副校长何晓东说,并校后,大学医学院的“生存形态”五花八门,有的整建制保留,有的“大包小”,有的什么都没有了,目前起码有6种模式。但哪一种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并且遵循了医学教育自身规律?国家层面对此应该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否则改革的“学费”会交太多,时间也耗不起。

不少大学附属医院的负责人反映,目前一些大学的附属医院成了“几不管”,中央、省市、大学好像都在管,但实际都不怎么管,附属医院被架到“空中”,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支持,感觉很失落。

武汉大学副校长黄从新、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说,目前教育、卫生两部门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精英教育,后者提出培养更多农村和社区需要的人才。目标不一致,导致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制繁多,3年、5年、6年、7年、8年多达5种。这次大会提出“控制长学制总体规模”,是缩小办学规模还是已办的继续办,其他的不许办?高校的专业规格、学科建设、师资培养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变就变的。将来究竟该重点发展哪一种学制?如果不尽早明确方向,确定思路,将对医学教育未来发展不利。

来源: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