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许多医院纪检部门数十条制度中,全是惩罚医生而没有奖励的条款。患者投诉、休假期间手机关机等,医院不作调查统统给予惩罚,甚至出现过女医生被诬告受惩而自杀的案例。
“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目前关键还是在医院管理制度上,管理的人性化对医生很重要。”刘玉斌表示。
用心呵护
那么,作为女医生或女护士,应如何自我调适,保障自己的心理健康?医院和社会又应给予怎样的支持?
刘玉斌认为,女医生首先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加上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才能拯救、庇护更多的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进行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来融洽医患关系。与患者沟通时掌握其心理反应,满足他们的需求,以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经常学习和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来增加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度;工作中与同事间形成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另外,医生也应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知道出现问题如何自我疏导,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来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降低心理紧张的压力。
刘玉斌建议,医院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以及提供外出学习或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来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让医生阅读更多的医学文献和参加学术会议也能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医生的压力。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预防暴力的培训。许多医生未受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以致在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后不能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引发医患冲突或人际障碍。应设立维护医生身心健康的管理机构,请心理学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心理咨询,及时引导负性情绪的宣泄。在企业应用效果很好的EAP,医院可以考虑为医生引入,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励员工,增加抗打压能力。
维护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属和其他亲朋等。刘玉斌呼吁,作为医生丈夫和亲人,应该多一点理解,也要多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要关心爱人的生活情况,作为医生的坚强后盾解决其后顾之忧。医院还应与媒体多进行交流,促使其客观报道,消除社会对医生的误解,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保障医生行医安全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