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如何抚慰灾后创伤的心灵
www.yongyao.net  2008-5-19 10:37:1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近一周,目前的工作重心仍是人员的救援救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受灾人群和幸存者的安置与抚慰工作也正逐渐提上日程。

《财经》记者为此专访了美国两位灾难心理学专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难心理学专家吉尔伯特·瑞耶斯(Gilbert Reyes)和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灾难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吉拉德·雅各布斯(Gerard A. Jacobs),请他们就如何应对大规模的自然灾难所引起的心理创伤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心理阴影

吉尔伯特·瑞耶斯指出,受灾人群的心情往往比较复杂——逃生的侥幸、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楚、满目苍夷的烦躁和难以帮助他人的无力感。这种在大型自然灾害中的复杂情绪,不同于小范围偶发事故。譬如,车祸之后,家庭和朋友都会帮助你。但7.8级地震这种大规模的、群体式的受灾,周围的人自顾不暇,很难给予个人充分关注。

遇到这样大的自然灾难,人们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觉得没有人可以保护自己。在一场战争中,人们还可以指望军队;但地震发生,破坏性力量来自地球内部—— 不可测、不可制止、有重发的可能。这种反常现象的强烈发作,完全推翻了人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的“可预见性”教育。譬如,如果努力争取,就会实现梦想。

可预测性和常规逻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某种安全感和自信心。你知道哪些是属于你的,你也知道你属于某个家庭、某种文化。但是,当大型自然灾害发生,特例一下子推翻了前因后果的假设——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坚强、多么善良,你都可能受害,在自然面前,你都是脆弱的。

经历这种灾难会改变孩子的天性。通常,孩子们是最需要保护却最不希望被保护的群体,他们喜欢自由和自保。但是,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即他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候,父母却无法保护他们,或者父亲恰恰不在身边。孩子们不知道地震什么时候会停,不知道是否还会发生,他们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震后,这些地震余生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同龄人具有更强的寻求保护的欲望。如果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会永远处在灾难的特例环境中。

灾害往往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一般,影响程度视灾害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损失程度而定。四川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可能会给大约30%的受灾群体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不仅一些景象让人难以忘怀、现场的尸臭和哭声也会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嗅觉记忆和声响记忆。

心理援助的注意事项

“人们习惯对幸存者说‘你是幸运的’,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幸运。”瑞耶斯说,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你很幸运”的安慰更像是强加给他们的一个意识,他们内心并不这么想。

瑞耶斯给受害者的亲友的建议是:给于鼓舞,但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想,不要说“你应该快乐”“你应该感到幸运”“你应该有安全感”“将来会更好”之类的话,而应当听受灾者自然倾诉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提问和质疑。不要指责他们说的话是“傻话”、提的问题是“鲁莽”的问题。让谈话更加开放。保护受害者,让他们有安全感,但也要适度。倘若保护过度,反而会向受害者传递“不安全”的信号。

此外,整个社会需要了解,大多数帮助都发生在受害者仍然处于被惊吓的时候。他们还在颤动,意识还没有恢复。而等到他们意识到灾难和损失,援助者已经离开去拯救其他人了,他们会有被遗忘感。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举国关注,很多志愿者赶赴灾区;但几个月后,重建真正展开,灾区人民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援助人员反而逐渐离开。研究发现,灾区的上千名小孩都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他同龄人比,他们更容易恐惧和愤怒,认为拥有的东西会随时丧失。此外,在灾情发生的时候,各国政府或援助组织往往做出很多承诺,譬如,“一定会有人帮助你们”“一切都会更好”,而事实证明,期望值越高,日后失望和怨恨的可能性也越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