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如何抚慰灾后创伤的心灵
www.yongyao.net  2008-5-19 10:37:1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人们还应该认识到,灾后援助,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不仅需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也需要受害者愿意接受帮助。不少灾民愿意接受物质上的帮助——譬如饮用水、食物、住所——却不愿意接受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疑虑,他们不想被看作是“脆弱的”、不想让自己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自己的处境,也来自于自己灾害前后的反应——譬如,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逃命却没有救助别人——所以,安慰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

对于孩子,比较有效的帮助方法是,让他们感到一切逐渐恢复到从前,让他们感到,他们又可以唱歌、玩耍、叽叽喳喳地闹腾。切勿板起面孔,要求他们“保持严肃”。

考虑到地震灾民是个很大的群体,而且大多处于偏远的乡镇。请心理医生做一对一的心理医疗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

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是,帮助灾民结成“互助组织”。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一部分人更坚强、更开通、更明智,他们战胜恐惧、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历程也更有说服力。此外,政府和医疗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在某个社区开展心理讲座和咨询。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在教授他们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时候,也帮助他们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学着缝合内心的创伤。这些都是可以教的。

美国的一个经验是,赈灾过程中,政府机构和企业往往会请心理学家教授援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后,纽约不少企业都停工了一段时间。一些雇主意识到,当前人心涣散,很多员工对灾难的一幕幕难以忘怀,根本没有办法投入工作,因此,他们在开工前聘请心理学家给员工们做一些心理调适。

鼓励灾民们相互间多交谈

南达科他大学灾难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吉拉德·雅各布斯在采访中表示,那些长时间同尸体呆在一个空间、被困过久或者与家人分散的灾民更容易产生创伤性压力反应。这种反应不同于精神病或创伤后心理障碍,而是人类对于极端事件的正常反应。灾民有必要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当他们本人或者朋友和家人在经历这种反常压力反应的时候就不会过多畏惧。

有研究表明,人类是有很强的适应力的——经历大规模死伤事件的人,至少70%都会逐渐接受事实,调整过来。人们要意识到,经历创伤性压力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人类的自然反应。遇到四川强震这样的事情,人的意志再坚强,也会多少受到精神冲击。

雅各布斯认为,最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是鼓励灾民们相互间多交谈。在四川强震这样的事件中,灾区几乎人人都是受害者,让大家轮流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却十分有效。对于孩子们来说,不要逼他们重述灾难发生时的经历和感受,而是等待到他们自己想谈的时候,耐心倾听。

附:雅各布斯向《财经》记者提供了一份“如何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应对不幸”的指导性材料供参考。翻译如下:

——自然地表达你的担心和关爱。不要担心让孩子见到你哭泣或者其他悲伤表达的方式。

——伴随在孩子身边,让他们有倾听和交谈的对象,给他们拥抱。儿童和青少年在悲伤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身体接触。

——对于发生的一切和孩子所感受的苦表示你的悲伤。

——让孩子可以尽可能地表达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鼓励他们讲出来一起分担。

——鼓励孩子们对自己更耐心一点,不要给自己强加太多的要求,不要强加“我应该如何如何”的意识。

——和孩子们谈论人死亡之后会产生的物理变化。譬如,人会永远地停止呼吸,不会再感到疼痛,等等。这样,在尸体被掩埋时,孩子就不会有恐惧感。

——在解释死亡现象的时候也要小心。譬如,如果你说死亡是一睡不醒,有的孩子可能会畏惧睡觉;如果你说孩子深爱的人“离开”了,他们会有被抛弃感。

——允许孩子不断回忆他们死去的亲人或朋友。有时候,他们的叙述可能有很多重复,但要理解,这正是孩子理解和应对失去的方式。

——回答孩子的提问,即使是听起来十分奇怪的问题。可以适当问问他们如何会想到这些问题。有时候,这个方法能解释孩子对死亡的误解。

——警惕可能存在的自杀事件,对孩子对死亡的反应要敏感。实际上,即使是小孩子也会有自杀的企图。(有时候,当他们听说他们所爱的人去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他们也选择要去那个地方同亲人团聚。)

要避免的行为

——不要因为你自己的无助感而冷落失去亲属的孩子。

——不要因为你对你自己的感受有抵触而拒绝和孩子交谈。

——不要说“你现在已经感觉好些了”或者其他可能对孩子的感受施加评判的话语。孩子和大人一样,从悲伤中恢复的速度有差别。

——不要告诉小孩,他们“应该”如何感受和应对悲痛。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当孩子提及死去的亲人,不要转换话题。即使你觉得难以谈论这一话题,让孩子讲出来,对你和孩子都有帮助。切记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他们不可以讨论他们死去的亲人。

——不要因为担心会勾起孩子的痛苦而尽量不提及死者的名字。孩子并没有忘记。

——请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他们必须替代死去亲人的位置。这会在孩子已经经历巨大压力的时候施加更大的压力。

——不要将死亡形容为“离开”。这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误解。

悲痛的几个阶段

这些阶段往往不是顺次排列,而是重复和交迭着出现。

——否认。试图让人相信死去的人会归来。

——气愤。没有缘由地将愤怒发泄到死去的人或其他人身上。

——讨价还价。如果老天爷能让死去的爱人活过来,愿意做哪些事情。

——自责和沮丧。儿童往往觉得自己对死亡负有责任,或者因为自己对死去的人的举动而感到难受。

——接受。这并非指没有忧伤或者哀恸。一般来说,儿童和成人的哀恸大约在一到两年。而忧伤可能要持续一辈子。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死亡的理解程度

3到5岁儿童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注意力主要是自己的需求(谁会照顾我)。可能会存在否认。孩子可能会真的认为他们的亲人“明年会回来”。

5到9岁儿童 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往往已经理解了死亡的生物学上的现实。他们可能会问很多问题,可能有时候会很情绪化。有的时候,他们可能看起来无动于衷,一样玩耍,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是自然的防御反应,一点一点地承受痛苦。

9岁以上儿童 对于死亡的影响和后果,他们已经逐渐建立起更为复杂的理解。这种理解有可能比死亡本身更让人恐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