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操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常抓不懈。2008年“新农合”工作动员大会后,区“新农合”办公室联合农委负责人员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深入各街镇为“新农合”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政策培训,动员“新农合”管理人员做好宣传发动、信息核对、参合资金上缴等工作。同时,印制“明白纸”,走村入户进行发放,为了达到更加深入、广泛的宣传效果,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节目进行政策引导,还邀请受益户现身说法,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区民政、残联积极做好贫困人员和残疾人的摸底,从资金上保证每个贫困人员、残疾人和边缘户参合;教育局利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宣传材料由学生带回家中,向家长讲解“新农合”政策,并对宣传效果进行反馈,使新农合政策得到普遍知晓。各街镇采取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片干部工作与业绩考核挂钩的分工协作方式。一把手牵头负责督查协调、参合进度的督促,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向群众讲政策、说道理,面对面地开展宣传。各街镇做到了街上有横幅、墙上有标语、群众手中有资料,并且自行录制了“新农合”政策录音带,通过各村广播进行循环播放,还创新宣传形式,把新农合的相关政策编成通俗易懂的歌曲、小品,利用赶集日对群众进行发动宣传。
通过全区各部门的多措并举,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大港区农民中家喻户晓,切实保证了今年“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超额完成今年参合率95%的既定任务,跃至目前的97.57%。日前,当小王庄镇的李大爷拿到近万元的药费报销款时,激动地说:“幸好我知道并参加了这个‘新农合’,这得要感谢劝我参加‘新农合’的区、镇干部,让我生病也得到好处。合作医疗真是给我办了大事,帮了大忙,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加大投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些年龄稍大的农民都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天津农村断断续续实行过几年合作医疗,由于保障水平低,资金管理不到位,流于了形式。而现在施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旧的制度,在政府保障、政府投入、资金管理等方面都做了彻底变革,真正成为了广大农民生活中的“护身符”。拿大港区的实际情况来说,今年全区乡镇财政补贴50.72万元全部到位,区财政补贴拨付一半281.4万元,市财政补贴拨付一半140.7万元。由于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和补贴款的及时到位,“新农合”这把保护伞撑得及时有力,使参合农民疾病得到了有效医治。
今年,在农民投入资金不动的情况下,市、区两级政府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各增加10元的补助资金,人均筹资达到135元。提高住院医药费报销比例,将原规定可报销的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除掉自费和合作医疗不能报销的金额)分段报销,改为可报销的医疗费用在4万元以下部分,一律报销50%,大幅度提高了报销比例。同时,再次降低了起付线并提高了报销封顶线,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起付标准由原来的200元、500元、1000元降为100元、400元、800元;非定点医疗机构给予报销20%,起付线为2000元;票据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最高报销金额由13500元提高到20000元。
目前,大港区除了“大病统筹”外,很多门诊常见病也被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如今,“小病不扛了,大病敢看了,看病不难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解决了大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且已成为大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实践。
强化监管,实行“阳光”作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改革性强。随着参合农民的增多、基金的增加,大港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积极建章立制,以确保“新农合”工作各个环节科学合理、规范有序运行。严格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切实搞好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制度,聘任社会监督员,成立监督组织,公布监督电话,使整个资金的运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做到了规范管理,“阳光操作”。从参合人员信息到报销金额计算和各项数据的统计都采用微机管理,既简便快捷地兑现补偿金又能准确及时地为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参合农民住院后报销,由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负责核实后向镇街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递交,街镇复审后向新农合办公室申请,新农合审核批准后,补偿金额登记在农民合作医疗证上。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以转账支票的形式将补偿资金拨付到街镇财政所,由街镇发放到村,由村合作医疗邻导小组发放到农民手中,并张榜公示。
忽如一夜春风来,参合农民喜颜开。“新农合”,她所带来的雨露甘霖滋润千家万户。
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