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破解就医难题,方便群众就诊,厦门市第一医院投入近千万元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今年7月1日门诊信息系统完成切换,新的门诊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医院开始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健康卡”。这项便民措施的启用,标志着医院信息化进程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由于新系统刚启用,就诊流程发生改变,又适逢医保年度结转,部分代码更新,因此这几天第一医院门诊大厅、药房出现排队现象,虽然医院在推广“市民健康卡”前期做了必要的告知(见本报6月24日报道《一卡在手,看病省时又方便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市民健康卡”存在不少疑惑,如:医保病人是否还要办健康卡?预交现金能带来什么便利?取药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昨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第一医院客户服务中心蔡良奇主任,请他就相关问题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
记者:为什么需要办市民健康卡?
答:市民健康卡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全市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使用现金的病人需要办理市民健康卡,医保病人则可直接使用社保卡。市民健康卡有正式卡和临时卡两种,正式卡与社保卡一样,在全市各医院通用,临时卡不可以跨院使用。
记者:使用现金的病人是否可以不办理市民健康卡?
答:启用新的“市民健康卡”系统后,患者就医时必须通过刷市民健康卡才能进入就诊系统,所以使用现金的病人必须办理市民健康卡才能看病。在这里,我们建议您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办理正式市民健康卡(卡的正面有识别号码),便于为个人建立长期的健康档案。
因为 “市民健康卡”是一张依据现代健康理念,集市民临床病历与体检、妇幼保健数据、社区公共卫生数据为一体的小卡片,它是我市力推的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中的一张“通行证”,能将每位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信息,包括个人的信息,通过网络统一归档储存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市民凭着这张“通行证”,可以实现在全市所有启用该卡的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实现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部分检验结果共享,是名副其实的“一卡通”,可避免重复检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记者:预交现金能够为患者带来哪些方便?
答:持市民健康卡就诊的患者,在窗口排队时同时预交足够现金,只要排一次队就能解决以往排两次队才能完成的挂号和药品、检查的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