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OK镜治疗近视眼应当慎行
www.yongyao.net  2008-8-7 11:33:4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目前值得探讨与分析的问题很多,除“OK镜可以有效阻止近视眼发展”的作用尚无有力依据证实,对散光的作用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散光动态变化的特点、规律及解决方法均不明确外,还有较多问题尚待探讨。如OK镜片作用快速及矫正量一步到位的设计(治疗镜与维持镜为同一镜片)是否合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有无这种必要?试戴镜的作用与必要性如何?能否推广?目前镜片设计参数与制作方法是否同样适合黄、白人种的角膜解剖生理特点?夜睡戴镜的疗效(睑张力有无作用)、副作用(对氧交换及其它物质新陈代谢的影响)与日戴镜有何区别?两者在制作上的差异、作用上的区别及应用上的意义何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与体征(视力与屈光度、不同方法所检见的散光等)不同步或矛盾现象,有何规律可寻?对此如何确切解释?镜片过紧与过松现象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特别是不具备随意更换镜片条件时,如何解决?能适应不同患者巩固与维持效果的方法还有哪些?国外镜片制造商仅需中国应用市场提供简单的患眼检查参数,仅据此,是否即能保证高质量的镜片设计与制作。OK镜设计与制作的简化,是实际需要,还是为了方便推广?“镜片库”的设计与推行,是否亦起因于此?

在我国虽已大量开展OK镜业务,但由于国外仅供应镜片材料,而不提供技术资料,故仅限于应用,而无法对其技术进行全面认识与有效比较,从而限制了我们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从长远利益讲,这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有些问题不难解决,但肯定另有或可能发现的新问题,是现有知识及检查手段解决不了的。至于远期效应更是未知数。以上均表明OK镜在材料、设计、制作及应用上的不成熟性。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虽已批准个别材料用于角膜矫形,但对此仍持保留态度。如在1998年9月25日的通告中告诫专业人员及其应用者,要谨慎从事,不要盲目使用(如强调镜片仅用于日戴),要求密切随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等。此外,为达到某些特殊目的(如通过体检)而接受治疗的近视者不断进入社会,从事原先已受限制的工作,甚或被委以重任,由于可能存在的视力(包括近视力)不稳定性及其它视功能的不完善性,而带来一些相应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对此,是否在一定情况下应当受到关注? 近视眼治疗是适应医学与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待任何一个新探索,不应盲目否定,也不要轻易肯定。由于一些商家的积极参与,促进了OK镜在各地的开展,加上明显的近期效果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社会上对远视力的盲目要求等因素,估计OK镜有可能在我国热起来,从而给专业工作者及行政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目前OK镜的商业行为远超前于学术研究(如短期内出现了众多的品牌及推销手段,价格多样,不合理性显而易见),对此,我们应予警惕,不能重蹈覆辙(盲目引进与推广近视眼疗法所带来的工作被动与不良后果)。有鉴于此,眼科医师应在进一步掌握信息及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酌情按稳妥、规范等原则,分别设点应用与研究,开展专题协作,有组织地论证与确认OK镜的作用与适应范围。受治对象目前应限制在最佳适应条件内(如近视性屈光参差等可列为首选对象。一些求治心切的青少年患者,如其打算动手术,不妨先试OK镜)。接待患者不能含糊其词,随意作出“脱戴眼镜”等的承诺。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要强调“功能视力”的意义,并认真负责地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OK镜的技术性工作关键不在于开始时的操作与处方,而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随访观察及镜片的特异设计与修正。实际上,理想配戴OK镜本身亦是一门艺术。OK镜非单纯商品,用于治疗近视眼应属医疗行为。必须检查准确,操作规范,由合格的专业人员出具处方,方可配制(使用的镜片,应由提供单位详细介绍材料的各种性能、特点、来源,并作出有利应用与推广的各种承诺),并亲自观察,保证随访,直接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无专业基础,或缺乏基本条件(包括常规视光检查设备及角膜地形图仪等)的单位,不可盲目行事。行政部门要合理干预,有效管理。新闻媒体要进行科学宣教,正确导向。

总之,OK镜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尚未系统总结,需要关注的问题较多,包括效果分析、副作用观察及方法学探讨等。随着OK镜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改进、设计与应用的积极修正和创新,经各方面不断努力,OK镜技术将有可能不断发展完善,并争取有选择性地正式应用于临床。

来源:医学教育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