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介入治疗探索
研究者对椎动脉起始部的严重迂曲、折叠进行了支架置入治疗,影像学观察发现其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后循环缺血的症状也明显改善。
我们曾经尝试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颈内动脉严重迂曲导致折叠、CT脑灌注成像(CTP)提示有低灌注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影像学显示取得了满意疗效,而且没有因为支架置入增加新的迂曲、折叠,随访期间患者未发生TIA。尽管这些尝试的病例数较少,但是至少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应制定药物治疗与外科/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相关的治疗方法。
前循环迂曲1例
患者主诉腹泻3天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查体为右侧偏瘫,头颅MRI提示分水岭脑梗死。CT灌注提示右侧颈动脉供血区的MMT、TTP延长,rCBF、rCBV下降。而DSA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没有狭窄,颈内动脉明显迂曲,造影剂注入大脑中动脉显影延迟(见下图)。
MRI结果
DSA结果
CT灌注成像结果
我们推测由于颈动脉迂曲,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在患者因腹泻导致体循环灌注不足的前提下诱发脑梗死。为此对无血管病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观察,在颈5水平,常规造影发现大脑中动脉显影的平均时间是(1.94±0.88)秒,在左侧锁骨下造影基底显影的平均时间为(1.85±0.64)秒,而在无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显影时间平均为(3.87±1.21)秒及(3.12±0.64)秒。这说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显影时间明显延长,而这部分患者绝大部分有血管迂曲,提示血管迂曲同样可以引起脑血流动力学障碍,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部分血管迂曲的患者的CT脑灌注成像(CTP)也提示血管迂曲严重影响了脑血流动力学。
血管迂曲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这和血管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相似。由于血流动力学的障碍导致低灌注、卒中,这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如情感的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脑血管病的研究过程中,进行血管迂曲的研究也很有必要。
尽管我们已认识到VBD的危害,但对其治疗却是一片空白。现在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来防止卒中的发作,缺少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其疗效。手术治疗及介入手术治疗仍在探索阶段。
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