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专家称: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正在给医学教育带来困难
www.yongyao.net  2008-10-24 11:03:15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院士说,虽然不同医学院校的定位不一样,但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是共性。医德高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所有医学生应有的素质。“协和一些老专家跟我讲,医学生从一般的高中生入学,经过高校期间学习,毕业后专科医师培养,后来成长为名医,有三个阶段——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

“我们很有体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邓绍林说,“医学生能不能成名、成家、成医,真正要改变的是他们对病人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许多知名专家的成长经验,首要一点是品德要好。”

刘德培院士深有感触地谈道:“我们的老专家们说,协和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

从“无语良师”到“生命意义展室”:教会学生尊重和敬畏每个生命

在历时两天的论坛上,唯一一场得到两次掌声的主题演讲,来自台湾花莲慈济大学。该校模拟医学中心主任曾国藩教授介绍了“以人文为基础的解剖学暨临床教学”。

慈济大学称遗体为“无语良师”,又称“大体老师”,这是对遗体捐赠者的敬称。解剖课上,学生们要将他们视为“人”而非物。曾国藩教授说,“视病如亲”的同情心是良医的必要条件,这需要仰赖医学人文的熏陶与典范的诱导。

接受遗体捐赠后,学生要去拜访家属,了解这位“老师”的生平。“有了解才有尊重”,曾国藩说。

每一堂解剖课,都伴随着简洁而肃穆的仪式。手术台旁有一个屏幕,播放着“大体老师”生前的音容笑貌。音乐声中,实习医生们集体行鞠躬礼,立誓“尽我所能,用心拯救生命”。模拟手术室里,所有的仪器都是全新的,“不是因为我们有钱,而是出于对"大体老师"的尊重,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病人”。

解剖课后是入殓仪式,未来的医生们提前去火葬场帮助清洁,接着邀请家属一同将“大体老师”放入棺木送去火化。随后,在学校专门设立的追思堂里,举行一个动情的感恩仪式。

“让学生了解生,也懂得死。”曾国藩解释说,慈济大学期望借由解剖与人文的结合,来强调感恩、尊重、爱的人生哲学,培养兼具关怀、同情心和专业能力的医师。

中山大学副校长黎孟枫认为,这是一种在全世界都很独特的教育方式。

此次研讨会上,天津医科大学的“生命意义展室”,也引起了同行的兴趣。世界医学法学会主席卡米曾在参观后指出:“将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的想法是伟大的,值得全世界所有医学院效仿。”

在一间陈设简单、素朴无华的展室里,陈列着天津医科大学创始校长朱宪彝的心脏。1984年,这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临终前立下医嘱,将个人存款、房产、图书以及身躯捐给学校。

2002年起,天津医大设立“生命意义展室”,收藏了朱宪彝先生的部分器官,以及工人、农民、干部、教师等各界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或志愿书原件。

“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参观展室,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也在这里。”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院士说,从“生命意义展室”开始,学校希望未来的医学工作者树立一种生命观,尊重和敬畏每个生命。

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创始校长把心脏留在新中国第一所医科大学的校园,继续教学生一曲“生命礼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