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历时两年多讨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终于浮出水面。其中,“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为药品供应体系的主要政策“落点”。
为了解决药品一旦降价,医院、药店就难寻踪迹的怪象,《征求意见稿》指出,应构建基本药物整体的生产供应体系,包括生产、采购、配送、定价和使用。
有专家表示,国家想通过提供给公众“基本药物”缓解药费上涨,用计划的手法解决穷人看病,用市场的手法解决富人看病。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立后,新医改必将对整个医药市场带来扩容,全国基本药物可能占全部药品消费的70%以上,面对这种局面,全国4600多家制药企业路向何方?
药价一降就“蒸发”
国家发改委要求药品降价以来,医院的降价药销量明显减少。某医院药剂科的一位工作人员估计,至少少了一半多。
从1996年起,原国家经贸委开始整顿药品价格秩序,并下发了《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从1997年起加大了药品降价的速度和力度。
“但降了这么多年的价,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疑难病症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学铭说,不论哪种药,只要一宣布降价,不久就会在市场上消失。
近几年,同一种药品,包装一换,价格翻两番,“新瓶装旧酒”的事在药企并不鲜见。
一位消费者无奈地说,以前她经常吃一种叫西米替丁的治胃病药,一天的药还不到一元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企业将包装由瓶装改为了盒装,价格也飙升至40多元。虽说能吃三天,但价格比以前竟贵了20多倍。
《市场报》记者日前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家药店买降价的华法林片剂,规格为2.5mg×60,营业员拿出了标价为23.5元的药给记者。记者质疑:“这药不是已经降到18元了吗?”营业员说:“国家规定的降价药不是这个规格和这个厂家生产的,所以23.5元的价格不变。”
相比之下,医院里限价药品“变脸”还相对含蓄一点。前几次降价通知发出后,医院都会在显著的位置张贴出详细的药品降价清单,但在一些医生开出的处方中,降价或者限价药品就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某医院药剂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市场报》记者道出了实话——自从国家发改委要求降价后,医院的降价药销量明显减少。据他估计,至少少了一半多。
一项调查显示,在某省立医院,头孢他啶前6个月平均每月用量为4537支,自降价后的第二个月开始,用量就仅为2400支,下降了47%,由此可见降价与临床处方使用量之间的关联性之强。降价药品难上处方,让本是“惠民工程”的降价药输了民心。
确保用上“廉价药”
国家基本药物将统一制定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在新医改方案中,为了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基本药物,《征求意见稿》给出了解决路径,即国家基本药物制定统一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所谓基本药物是指,国家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并参照国际经验,确定的药物通用名目录。
事实上,国家在1996年就已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在2004年完成最近一次调整后,目录中已经包括两千多种药品。
有专家表示,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相关药品价格报批部门尚无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药品的生产成本,所以给很多企业以虚报价格的机会。加上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物对相关权力部门进行公关,这就使得药品在未上市之前,身价已有所抬高。现行的药品招标制,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这就使得《基本药物目录》自制定以来,一直未得到有效推行,企业无生产动力,甚至形成了市场上廉价药供应紧缺的状况。
南京市2004年第一批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实施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怪事:物价局公布的几个降幅达90%以上的药品在医院的药房里根本找不到,很多药品还不同程度地涨价,有的涨幅居然高达1400%。
中标的“廉价药”哪儿去了呢?一家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向《市场报》记者透露,用“变脸药”替代中标药品,在近几年的招标中屡试不爽。由于国家多次降价,造成招标药品的水分越来越少。赚得少了,不仅医院不愿意进中标的药品,厂家也不愿意继续生产。所以药商和医院就联合起来,“寻找”替代品来让中标药品“人间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