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准为病理诊断,但既不现实又无意义。目前临床常用诊断标准有WHO 制定的ICD210 、APA 制定的DSM、我国CMA 制定的CCMD ,标准基本类似,美国NINCDS 和AD 病及ADRDA 联合制定的AD 诊断标准分为可能的、可疑的、肯定的,实用性差,仅适用于科研。DSM2IV 诊断标准如下: ①记忆缺损。②至少有以下一个认知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管理能力障碍。③上述问题导致职业、社交功能缺损,并与发病前相比明显下降。④病程特点为逐渐起病,持续进展。⑤上述认知缺陷并非有以下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可引起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硬膜下血肿、正常颅压脑积水、脑瘤;已知能导致痴呆的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神经梅素、艾滋病毒( HIV) 感染。物质所致情况:如药物。⑥以上异常在患者清醒与不清醒时均存在。⑦以上异常,不能用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进行更合理解释。
5 鉴别诊断
正常老化: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有别,AD 有其病理生理特征。老年良性健忘症: 与早期AD 不易区分。血管性痴呆:Hachinski 评分> 7 分,而AD < 4 分。其他可引起痴呆的疾病:如老年人最常见维生素B12 / 叶酸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脑外伤、中毒等。
6 治 疗 AD 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重在护理,对症治疗。
6. 1 对症治疗 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疾病药。
6. 2 胆碱能药 已有大量资料证明,脑内胆碱能系统和学习记忆有关[8 ] ,AD 大多有大脑基底部M 胆碱能神经元对海马、皮层投射明显减少以及前脑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损害,经尸检证明,AD 病人脑织中胆碱能标志物降低,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合成减少[9 ] 。
6. 2. 1 胆碱脂酶(AchE) 抑制剂 他克林是第一个被FDA 批准治疗AD 的AchE 抑制剂,但由于肝脏毒性作用,现已不用。
目前应用的有多奈派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以及我国从中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哈伯因) 。这几种药至少用(3~6) 个月以上方能改善AD 的认识功能缺损,但不能逆转其病理改变,若长时间服用一种AchE 抑制剂出现疗效下降时可改用另一种AchE 抑制剂[9 ] 。
6. 2. 2 受体激动剂 直接兴奋毒覃碱、烟碱样胆碱能受体可改善AD 患者的认知功能。毒覃碱M1 受体主要分布在额叶皮层、海马,Xanomeline 是M1 胆碱受体激剂,口服易透过血及屏障,对海马和绞状体部位的M1 受体有较高亲和力,对脑干及外周M2 、M3 受体影响较小,是目前选择性最高的M1 受激动剂,但疗效有待证实。特异性烟碱样受体激动剂正处于动物实验中。
6. 3 钙离子拮抗剂 AD 患者胆碱能神经元的死亡与钙离子激活释放细胞毒性机制有关。尼莫地平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有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抗脂质过氧化和消除自由基、扩张脑血管促进脑供血作用。
6. 4 抗炎药 AD 患者脑中老年斑周围有明显炎性反应,可检测到细胞因子及免疫反应有关的蛋白,而且大量流行病学统计显示:长期服用抗炎药患者AD 发病率明显下降[10 ] 。
6. 5 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药 衰老伴随着自由基产生,自由基有极强氧化能力,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损伤线栓体、DNA、RNA ,消除自由基毫无疑问会延缓衰老、预防痴呆。有维生素E、褪黑素、银杏制剂、丹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炔苯丙胺) 。
6. 6 螯合剂 以金属螯合剂治疗AD 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可选择性结合铜离子的金属螯合剂,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11 ] 。
6. 7 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N GF) 为肽类物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需鞘内注射或用其他物质携带,正在研究中。
6. 8 脑活素 含游离谷氨酸及多肽,对脑细胞有营养作用代谢调节作用,并影响突触的中塑性及传递。
6. 9 代谢增强剂 临床应用有脑复康、奥拉西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B 族维生素能促进生物能量转化,增强葡萄糖利用。
6. 10 雌激素替代治疗 因可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目前不推广。
6. 11 N2甲基2D2天冬氨酸(NMDA) 受体拮抗剂 谷氨酸是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某些疾病、环境因素、氧化损伤等均可引起谷氨酸脑内释放,作用于NMDA 使之过度兴奋,代谢失常,神经组织破坏乃至死亡。美金刚是首个在AD 方面有显著疗效的NMDA 拮抗药。
6. 12 干扰Aβ 沉积药 从理论上讲,如果能抑制Aβ 沉积或促进Aβ 肽段消除,即有可能阻止AD 进展甚至逆转。从丹参中分离出的具有较强抗氧化活力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 具有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对Aβ1240纤维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6. 13 HMG2CoA 还原酶抑制剂 新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胆固醇,可潜在降低AD 危险、能减低AD 的Aβ1240[12 ] 。
6. 14 过度磷酸化tau 蛋白抑制剂 神经纤维缠结是由成股螺旋丝( PHF) 组成, PHF 主要成分为过度磷酸化的tau 蛋白Aβ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使微管失去结合能力,造成神经元死亡。抗致敏寡核苷酸(抗GSK23β) 能预防Aβ 诱导的过度磷酸化。现已在微分子水平上合成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竞争性的GSK23β 抑制剂IC50[13 ] 。
6. 15 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AD 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整体调整综合施治的优点,且毒副反应小,适宜长期服用[14 ] 。
6. 16 其他 注意饮食,增加营养,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