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血压的调控 脑血流量与灌注压紧密联系,良好的脑血流灌注压是维持正常脑血循环的前提和基础。脑血管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功能使脑的血供保持恒定。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到损害,对血压的过高、过低以及血容量改变等的调节能力降低或丧失,加重脑损害。脑梗死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应重视用有效措施使脑血流灌注压保持稳定。目前,对灌注压的检测手段非常有限,临床大多通过血压来推测。适宜的脑灌注压是保持良好脑血循环的基础,临床应将血压调控至适宜的脑灌注压所需水平,即与良好的脑血流灌注压相适应的血压。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对血压进行调控是临床医师的共识。改善脑血循环的一切治疗脑梗死的措施,都不应该影响血压及脑灌注压的稳定[14-15]。
2.2 稳定良好的内脏功能 人体是一有机的整体,全身各系统尤其是内脏功能的完整,是保持正常脑功能的重要基础。脑梗死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多数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和引起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脑梗死往往促发原有疾病的加重或引发新的并发症(脑损害继发的脏器功能障碍,如应激性消化道溃疡、脑心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等),有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上,内脏器官的损害常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心脏、呼吸、肾脏等功能的衰竭,须竭尽全力抢救,才能有条件争取时间进行脑梗死治疗。在脑梗死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内脏功能的良好稳定[16]。
2.3 适宜的颅内压 严重梗死灶及其继发的脑水肿和(或)脑积水会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颅内病变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时,为保持颅内容积的稳定,首先减少脑脊液及血液来代偿。随着颅内压的升高,脑血流量显著减少,从而加重脑损害。脑梗死伴发明显脑水肿颅内高压时,积极的抗脑水肿降颅内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只有保持适宜的颅内压,才能有较好的脑血流灌注。对于抗脑水肿降颅内压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脱水疗法,并且应据病灶的大小、脑水肿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态来选择治疗药物并进行动态调整。大面积梗死需紧急积极的脱水治疗,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进展者有的还需进行开颅减压术[17]。2.4 脑血循环与脑细胞保护的关系 在众多脑梗死治疗措施中,脑保护治疗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理论上脑保护治疗可延长脑细胞耐受缺血的时间,也可提高脑细胞在血供改善(尤其是溶栓复流)之后的生存能力。脑细胞,尤其是缺血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治疗是脑保护治疗的核心。然而脑保护剂的应用是一个充满困惑和争议的话题,可用“动物实验有效,临床试验未证实”来概括脑保护剂应用的现状,因为不排除有些脑保护剂其本身是有效的,但由于一些临床试验在方法学或分析上存在缺陷,导致对试验结果的判断欠准确。深入分析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脑保护剂的治疗时间窗、治疗的靶目标、给药的最佳持续时间、判别标准和转归指标、人类梗死灶的异质性、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学处理等,非常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另外,必须认识到改善脑血循环是脑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治疗脑损伤的药物均需有可靠的输送途径,故良好的血供通道对所有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有效的血液循环,脑保护剂的作用根本无法实现,而且作用也不可能得以维持,故脑血循环和脑保护密切相关。在脑梗死中脑血循环障碍主要是血管损害,首要的是修复血管的治疗,这样才能为脑细胞保护提供基础。可见改善脑血循环与脑保护治疗紧密关联,已成为治疗的核心,因此,广义的脑保护应是包括脑细胞(尤其是神经元)及脑血循环(主要是血管)的保护[12-13]。
3 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并加以辩证实施
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等方面都很复杂,因此在改善脑血循环治疗上有众多的方法,然而,实际使用时还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深入分析,选用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客观事实说明,在脑梗死整个治疗(包括康复)过程中,必须有正确观点指导,应用良好的临床思维并加以辩证实施是十分重要的[18-19]。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改善脑梗死的血循环可通过恢复血供和侧枝循环代偿两个途径来实现,最终在微循环水平上起作用。超早期溶栓复流是恢复血供的最佳途径,也是最符合脑梗死病理生理的有效治疗,但由于时间窗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能及时溶栓治疗的受益者仍极其有限[20]。于是,提高梗死灶周围的侧枝循环代偿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具有可行性、普遍性。现今临床上应用于改善脑血循环的方法甚多,基本上可归为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血管扩张剂、中药等措施,但疗效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措施对侧枝循环(尤其是脑梗死灶的微循环)的作用不确定,以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分型)、阶段(分期)中的疗效等缺乏可靠、正确的判断。我们应加强这些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的评价这些治疗措施,使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和主动性[18,21-22]。十分重视治疗尤其是药物的作用靶点、机制、时间窗等,成为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