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新医改方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医改方案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也就是说,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
虽然新医改方案还在征求意见中,但北京已在这个方面展开了尝试——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试点,西城区推出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已经运作了一年。
通过与大医院资源共享,社区医院的门诊量提高了30%以上,这种大医院与小诊所的“合作”给社区卫生服务的完善带来了新思路。
社区医院从闲变忙
以前患者宁可早起几个小时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也不愿意到社区医院来看病,而现在社区医生经常忙得连午饭都没空吃。
10月23日早7点50分,朱莎准时来到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这个社区医院的一名全科医生,她每天早上8点准时开诊,周边社区的很多“老病号”也都是掐着点儿来瞧病的。
家住黄寺社区的宋斌老人刚过8点就来到了朱莎的诊室。宋斌老人73岁,已经有20多年的冠心病史。“这两天胸闷吗?”朱莎一边给老人量血压一边询问。“是啊,昨天晚上就觉得头发木,我今儿一大早就到你这里来了。”老人说道。由于是老病号,朱莎对宋斌老人的病情比较了解,在检查过后,朱莎告诉老人,主要是天气变化影响的,没有大碍,还是采用药物治疗就可以。老人点了点头,在咨询了一些服药注意事项后,老人放心地离开了。这时候,诊室外已经有新的病人在等候了。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德胜门外大街,周边有多个大型居民小区。60岁以上的居民有2.1万多人,占到了总人口的近20%,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区里,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在一起有40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老年病人。朱莎每天接触的病人大多也都是固定的“老病号”,从上午8点开诊到下午5点下班,每天来就诊的病患能有几十名,经常忙得连午饭都没空吃。
但很难想象,这个繁忙的社区医院在一年多前还是门庭冷落。根据统计,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上半年的门诊量只有现在50%左右。“以前关键是很多老人不信任社区医院,害怕在小医院看病给耽误了。”朱莎对老年病患的这种顾虑也完全理解,“过去虽然一直倡导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但从我们这里去北大医院只需10分钟,到人民医院也就20分钟不到,所以很多老病号宁可起早排队挂号,等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到我们社区医院来看病。”
“共同体”吸引病患
不用排队也不用挂号,患者可通过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绿色通道”,预约专家号。
改变这种状况的是2007年9月底“西城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建立。这个“共同体”是由人民医院和西城区卫生局合作进行的一项试点工程。“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让居民在社区服务站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西城区卫生局局长边宝生介绍说。
张桂春大妈家住西城区展览路百万庄社区,她就是被“共同体”吸引到社区医院的居民之一。张大妈患有糖尿病,10多年没有间断过吃药,为了开药取药每两个星期都要往人民医院跑一次。今年3月24日,她来到小区附近的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听街坊说,这个医院开药便宜,本来准备去开些药的。”但令张大妈没想到的是,卫生服务站的刘大夫却检查出她的眼角膜出血。
刘医生告诉张桂春,眼角膜出血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但是服务站的医疗条件不够,社区服务站可以帮她预约去人民医院就诊。张桂春一听是预约,马上就想到会不会比平常挂号要贵出很多,而且听说糖尿病最害怕并发症,张桂春想当天自己去人民医院。刘医生笑着打消了张大妈的顾虑,并表示即使她当天自己去也未必能挂上专家号了,还不如通过卫生站来预约专家。
看着刘医生在电脑上像选电影票一样就完成了预约,张桂春还是有些不放心。3月26日,张桂春在儿子的陪同下,按照预约时间来到了人民医院。她在社区病人接待处登记后,没有排队也没有挂号,就通过“绿色通道”按之前的预约直接找到了专家。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后,张桂春的病历又被转回展览路社区服务中心,为她看病的专家又通过网络视频向刘医生介绍了张大妈的病情以及日常用药情况。
今年4月,张桂春便将医保转到了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前去看病,5点就要让儿子去人民医院排队挂号,现在不舒服了就去卫生站,人家看不了会自动转到人民医院去,还不用排队。”张桂春还经常向邻居们宣传去社区卫生站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