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9日,河南汝南,李艾清抱着幸存的女儿李晓燕坐在自家门前。李晓燕的孪生姐妹李晓凯因食用三鹿奶粉死于肾衰竭。
在杭州打工的四川人杨勇,这几天终于收到了老家亲戚筹集的5000元钱。他告诉《财经》记者,钱都将用来支付女儿的手术开销,“但还远远不够”。
杨勇的女儿杨欢刚满一岁,满月后便喝“三鹿”牌奶粉。可是,2008年5月到9月,刚刚半岁的她开始反复发热。起先是按照尿路感染来治疗,一周挂三次盐水。9月16日,B超检查显示,杨欢竟然双肾多发结石伴双肾积水,双输尿管、膀胱结石。医生说,这是最典型的三聚氰胺受害婴儿病例。
更令这个民工家庭不堪承受的是,直到今天,杨欢的治疗一直自费。杨勇透露,到目前为止已用去2万多元,下一步的手术费用还需2万元左右。
像杨勇这样的家庭绝非个案。据卫生部12月1日最新通报,全国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2238.4万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8.4万人。而据《财经》记者了解,其中相当一部分患儿未能享受国家有关部门承诺的“免费”政策。
免费医疗趋停
起先,杨欢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下称浙江儿童医院)接受治疗。10月13日和11月4日,医院分别下了两次手术通知书。因为缺钱,手术日期只能继续延后。
医生告诉杨勇,徐州儿童医院费用便宜。11月下旬,杨勇一家辗转到徐州,最终将手术安排在12月3日。
本来,杨勇一家不应陷入无钱救治的困境。“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卫生部在9月13日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对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而致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9月18日晚,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确定,对三岁以下婴幼儿筛查和诊疗坚决落实免费政策。
问题是,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上述“免费治疗”政策已经悄然变形或停止执行。《财经》记者致电浙江儿童医院医务科,有工作人员明确答复说,他们只收从下面医院转上来的重症患儿,自己前来治疗的只能自费。
记者又致电徐州儿童医院,答复称,医院目前只对复查患儿和其他医院转来的患儿给予免费治疗,但转院必须经过一系列手续:首先经转出医院和转入医院两地的卫生局同意,再由本院的专家组同意,这样才能被免费收治。
经了解得知,像杨欢这样的患儿,医院目前基本均不承诺给予免费治疗。上海儿童医院则称,他们对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做B超筛查,但此后的治疗也不能免费。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10月中旬起,各地便逐渐缩减免费筛查的医院。比如,10月29日河南卫生厅发出通知: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将停止门诊筛查工作,只有各市级定点医院、各县(市)人民医院继续承担辖区内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的筛查救治工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也有类似通知下发。
就此,《财经》记者询问卫生部,免费治疗的政策是否发生变化。卫生部答复称:目前对此没有新政策,因此跟以前一样。其言外之意,各地免费范围缩小的现象,是各地方自身的行为。
甘肃卫生厅也表示,不管政府有没有拨款,医院都应该免费救治。但是对于医院的困境,并无实际的解决办法。
事实是,随着免费筛查和救治的医院范围逐步缩小,即使仍在坚持免费的地区或医院也在观望摇摆。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尚在进行不分区域的免费筛查和免费治疗,但是有医生告诉《财经》记者:“筛查要赶早,万一政策改变,就得自费了。”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此前曾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排石治疗的患儿小宇。他还患有严重的肾积水就被通知出院;再来就诊时,被告知手术要排到一年以后。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通过关系住到另一家医院,费用全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