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展
www.yongyao.net  2008-12-3 10:46:51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乳腺恶性肿瘤内血流频谱形态和血管的形态学鉴别良、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恶性肿瘤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为AT缩短,峰值前移,峰值流速增高,频谱形态呈“匕首”形,因恶性肿瘤生长需大量血供而分泌大量的血管生成因子,刺激宿主的小静脉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大量的新生血管,并与动、静脉之间发生异常吻合,“匕首”形血流频谱可诊断为乳腺癌的特异性血流频谱形态。肿瘤血管生成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良性肿瘤血管较少,往往在肿瘤的周边绕行,内部血管管径较小,散在星点状血管形态是良性肿瘤的血管特征,恶性肿瘤血管多,且粗大迂曲,有3条以上的血管供血,一般认为粗大迂曲的血管为恶性肿瘤的滋养动脉,它直接穿入肿瘤内,动脉内检出典型的“匕首”形血流为动静脉瘘的高速湍流频谱,如见穿入性不规则分支血管和紊乱和血管结构,则高度予示为恶性肿瘤。

二维成像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准确率、敏感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检查者个体差异,所检样本、检查技术及观察角度等不同,有时较难诊断。根据作者的观察,恶性乳腺肿块边界不整齐,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的分界模糊,常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浸润,呈“伪足样或锯齿样”声像图,肿块向深层增长,肿块的前后径大于上下径或左右径,即L /T > 1,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瘤体内透声欠佳,大多数后方有声衰减,只有少数肿瘤的后方可见轻度回声增强,瘤体内有出血、坏死与钙化时可见无回声,高回声或强回声伴声影,癌肿内彩色多普勒显像呈现杂乱血流色彩,并可检测出高速低阻血流多普勒频谱,部分病人能在病侧乳腺的腋窝等部位扫查到肿大的淋巴结。超声对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张氏[ 2 ] 1983 年提出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的7个鉴别点: ①边缘及轮廓:良性多整齐、光滑,有侧方声影。恶性多不规整、粗糙,侧方声影罕见; ②包膜:良性有,恶性无。③内部回声:良性为均质低回声、恶性分布不均。④后壁回声:良性整齐、增强、清晰,恶性不整、不清晰、减弱或消失。⑤肿物后回声:良性增强或正常,恶性有衰减。⑥皮肤浸润:良性无,恶性有。⑦组织浸润: 良性无,恶性有。本组所回顾性对比研究中,边缘回声、纵横比、包膜等两组有显著性差别,而内部回声、形态及大小方面却无显著性差别。因此认为从二维图像上看,边缘回声、纵横比、有无包膜是诊断乳腺癌的较可靠指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超声仪器有不断改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逐步应用于乳腺检查。曹氏[ 3 ] 1995年报道45例乳腺癌中91%获得了动脉样血流频谱,其均值Vmax = (29. 3 ±23. 3) cm /秒,与本组测定大致相同。结合本组资料,作者认为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肿块中是否检出血流信号以及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以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徐秋华,陆林国.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图鉴.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31 -139.

2 张缙 ,李建初.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83, 4 (3) : 11.

3 曹久峰. 血流速度测定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5, 5: 370.__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