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北京卫生事业30年变迁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www.yongyao.net  2008-12-31 13:11:5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中央关于新时期卫生工作“以农村为重点”的方针,我们从全市农村的实际出发,强化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0年来,在全面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了村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全市农民参合率为92.9%。参合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医药费负担进一步减轻。市政府投入6000万元为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落实城市卫生支农政策,建立了城区大医院与远郊区县的对口支援关系,有力地促进了京郊农民健康和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

中医药事业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中医药事业是北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民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560所,其中三级中医医院有8家,每个区县也都有中医医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中医科,86%的综合医院都建立了中医科,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初步覆盖城乡。不断完善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北京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首都中医名医荟萃,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和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全国中医界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北京就有4名。继承创新中医“师徒相传”的传统,造就了新一代名中医。首都中医药科研人员占全国总数的20.71%,近5年来在全国中医药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首都占39.29%,首都中医药的医疗、教育和科研实力居全国先进水平。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研成果走向世界

为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敢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1991年,率先在全国打破论资排辈的惯例,采取破格提拔的方式,使一大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北京的医生30而立”在全国卫生系统传为佳话。此后,又设立了“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和青年基金”、“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重点资助基金”,实施了“科技新星计划”,启动了“十百千”卫生人才资助工程,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通过选派进修考察、援外医疗、国际救援、筹备奥运会与残奥会、举办国际论坛等,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对外交流工作,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到2008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5448人,中级职称的45949人,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增加12.8倍和6.8倍。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卫生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建立并形成了北京医学不同领域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吸引-培育-稳定了一批学科骨干,并在重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获得了一大批国家、部、市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临床并得到推广,为卫生事业的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全市已有几十个机构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范围覆盖神经外科、防盲、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儿童卫生保健、结核病等学科、专业。这些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正在积极发挥国际与地区协调沟通作用,也带动了本市卫生工作水平的提升,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本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行业正气。从80年代开始,我们先后宣传了王忠诚、李桓英、韦加宁、华益慰和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首都十大白衣天使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建立了首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建立了文明单位评选机制,全力推动卫生文明行业创建。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卫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打造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卫生队伍,这一点在1998年的洪灾、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海啸,特别是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等医疗卫生保障中得到充分的检验,展示了首都医疗卫生工作者过硬的综合素质。

来源:半岛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