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 杭州310053
指导:余土根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中医药在治疗痤疮中效果显著,相关治疗经验的报道也较多。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
1 辨证分型
1. 1 从热论治
1. 1. 1 肺胃蕴热 面居人体高位,与风性上行之性相关,又肺主皮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因胃经起于颜面部而下行过胸,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且肺外合皮毛。久食肥甘辛辣使肺胃积热循经上蒸,上熏于面而成痤疮[ 1 ] 。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所述:“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
1. 1. 2 心经郁火 心其华在面,心火不得发越,必循其经上燎其面。故《内经》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而刘完素根据五运主病明确提出:“诸痛疮疡,皆属心火”。心中郁火是导致面部痤疮的主要病机[ 2 ] 。火热郁遏,致气血瘀滞,津停痰阻,也是痤疮形成并难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 3 胃肠湿热 因过食膏粱厚味,胃肠积热,阳明壅滞日久则生热,在下则为便秘,上蒸则发为痤疮。当代医家裴永清先生亦将此病病机归结为“阳明主面”一句话[ 3 ] 。
1. 1. 4 肝经郁热 此型多见于月经来潮前出现痤疮或加重者[ 4 ] 。妇人以血为本,肝体阴而用阳。月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以致肝失血养,肝气易郁,郁久化热化火,上炎于面部而发为痤疮。
1. 1. 5 肺经血热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述:“此证由于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谓:“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1. 2 从郁论治
1. 2. 1 肝气郁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郁乃痤”。青年时期生长发育如木之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5 ] ,故情志易动,肝气冲激,郁则气滞,怒则伤肝,“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气血上冲,郁结于肌肤而产生痤疮诸证。
1. 2. 2 气滞血瘀 外邪入侵或肺经风热,邪毒凝滞,阻塞毛窍,或因病久气血凝集,宣肃失常,致气血壅滞,气滞血瘀。
1. 2. 3 痰瘀互结 痤疮患者大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多瘀。或因病久脾失健运,水湿停聚为痰[ 6 ] ;或因肺胃积热,久蕴不解,蒸湿生痰,痰与血搏结,痰瘀互结聚积于面则形成各种难治性痤疮内阻而发于面部,且皮损多表现为结节。
1. 3 从虚论治
1. 3. 1 脾胃虚弱 有学者[ 7 ]按照东垣的脾胃阴火学说,认为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气虚;或因过用寒凉药物,克伐脾胃之气,而致脾气不升,则湿气不化,湿邪下流于肾,扰动肾中龙雷之火,以致龙雷之火上犯。上乘土位则消谷善饥,循阳明经而上熏于面,则面起痤疮。
1. 3. 2 肺肾阴虚 素体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天癸相火过旺,致肺胃血热上熏面部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 8 ]。此型以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本,肺胃血热为发病之标。
2 经方论治
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 、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 、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 、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 ;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 。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 。祛湿类2个,清热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 。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
2. 1 清热方剂
2. 1. 1 枇杷清肺饮 源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基本方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生甘草、人参(现多不用)组成,用于治疗肺胃蕴热所致痤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清肺饮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病灶分解吸收,并具有激活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枇杷叶、桑白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柏、黄连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9 ] 。
2. 1. 2 仙方活命饮 出自《外科发挥》,亦有谓出自《妇人良方》,主治痈疽初起,红肿热痛或已成脓而未溃者,仙方活命饮正是集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瘀散结诸法于一体的方剂,妙在疏风清热解毒之同时,又能豁痰、化瘀、散结。本方适用于痤疮属阳证而体实者[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