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湖北省地市级首家艾滋病权威确认机构——宜昌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正式启动,开展艾滋病检验确证检测。记者了解到,截至昨日,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已经对100多份艾滋病初筛阳性血样进行了检测,49名检验者被最终确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对普通市民来讲,它是危险而又神秘的,是否感染了艾滋病,这个生死攸关的判决究竟是如何出来的?今天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被允许走进宜昌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这个“高危地”,用所见、所闻、所访为读者呈现“高危地”的全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昨日下午,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负责人余枫华带着记者,走进实验室。
记者按要求穿上鞋套,而余枫华副所长则进入更衣室,换上了白色工作服和专用工作鞋,这是进入实验室所必须的“装备”。
穿过三楼长长的走廊,余枫华副所长停在一个房间的门口说:“这就是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记者看到,门右侧的墙上悬挂着一个黄色的标识,上面清楚地写着:“生物危害,授权人员方可进入”,上面还登记有生物安全水平、责任人、紧急联系电话等内容。原来,为了安全,实验室对外人一律说“NO”,惟有得到责任人的授权,才能进入。
防护装备缺一不可
进入大门,是实验室的第一个区域——“清洁区”。记者看到,这个近10平方米的房间里,有10个小柜子,分门别类装着仪器资料、工作记录、检测报告等资料,工作台上放置着电脑,主要用于登记送检标本、统计分析实验室结果等。
在清洁区,工作人员必须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穿上专用工作鞋、连体防护服,戴上口罩、工作帽和手套。余枫华副所长说,这是进入实验室所必须的个人防护“装备”,缺一不可。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被定级为二级实验室,对实验室的防护设施和人员构成上,都是高要求。余枫华副所长介绍,现在实验室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3名副高,3名中级职称,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知识培训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成绩合格并从事病毒、血清学检验工作三年以上,才能成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污染区里终审判决
进入第二个区域——“半污染区”。这里约10平方米,有一个清洗池和一台高压灭菌器,主要功能是对实验器材、废弃物等进行清洗、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