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进入的是实验室最核心的区域——“污染区”。这是实验室面积最大的区域,约有50平方米。余枫华副所长告诉记者:“实验室通常保持20—25℃的恒温,这里主要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初筛、对筛查阳性反应标本进行复检、对艾滋病病人定期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也就是说,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命运就在这里‘裁决’。”
左边的工作台上,有两台仪器——酶标仪和洗板机。艾滋病初筛阳性血样标本进入实验室,首先就是用这两台仪器做酶免试验。
余枫华副所长说:“先将血清标本加入酶标板的微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洗板和加试剂,最终观察颜色的变化,一般阴性不显色,阳性显色。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将进入最终的确证试验程序。确证试验采用蛋白印迹的方法,通过12-16小时的反应,如果显现的条带达到规定的数量以上则判为阳性,阳性表明曾感染过艾滋病病毒并产生了抗体。”至此,是否感染艾滋病“终审判决”完成,“判决”结果在全国有效。
记者了解到,污染区放置有实验室新购进的最昂贵的仪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仪器从美国进口,价值高达60万元。余枫华副所长介绍:“流式细胞仪可对高危人群和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状况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并为艾滋病患者需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使用何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怎样等提供实验室数据。目前全市绝大多数的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均在这做过检测。”
所有标本低温保存
艾滋病病毒阳性、阴性的标本如何处理?记者对实验室一个小房间的两台冰柜、一台冰箱产生了好奇,难道都放在冰柜里?
余枫华副所长为大家解开了疑惑,“这个房间是血清库,三台冰箱都属于低温冰箱,最低温度可达-70℃。艾滋病病毒阳性、阴性标本都分别存放在其中,一般短期保存的温度设置为-20℃,长期保存温度则低至-70℃。”
规范操作保护安全
在实验室里,每天和艾滋病标本打交道,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如何保障?余枫华副所长介绍:“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人员都要注意生物安全,包括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两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上的26条内容进行规范操作,做好个人防护,所有医疗废弃物都要经过严格的高压消毒后再焚烧处理。”
“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余枫华副所长说。
来源:三峡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