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是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目前如何改变医院原有的经济运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曾国洪说,目前很多医院给病人提供营养、支持的辅助性药物的现象不少见,而广东省人民医院一直在压缩辅助性药物的采购量,努力让病人不花冤枉钱。
“大型公立医院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取消药品15%加成,是对医院财务制度的重大考验,今后,很多医院要学会在没有药品收入的情况下,如何过好日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院长耿仁文说,目前大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院总业务收入的45%左右,而公立医院今后将走的一条路是在全民医保制度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或将采取医院和医保部门合作,对医院进行“协议管理”。
政府的打算
在全国人民翘首等待医改草案征求意见后修订出台之际,广东省卫生厅的大胆决策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广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黄小玲近日在广东省卫生系统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焦点在于如何切断医药利益链条,改变“以药养医”的管理体制,逐步取消目前医院15%药品加成收入。
“公立医院取消15%药品加成会给医院带来多大压力?”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一次公众论坛上为听众算了一笔账:以广州某大医院为例,一年的收入可达4~8个亿,按药费收入不能超过医院总收入的42%的比例来算,一家年收入4个亿的医院,其中的1.6个亿是药费收入,按照目前的15%的加成率来算,该院每年药品带来的收益为2400万。“这2400万,医院是要拿来给员工发工资、买设备的,如果真的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来说,意味着年收入至少减少2400万元,这对医院的影响当然很大。”廖新波说。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弥补,主要是两个途径,首先是对医院直接进行财政补贴,其次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服务价格。”廖新波认为,广东医改先在3个市的区县试点,成熟后再全面推广,政策震荡较小,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零售界的观望
“医院能亏损吗?我根本不相信,医院不是只靠药品才有收入的,还有其他的来源。”广东省清远市一位连锁药店老总说,现在,取消药价15%加成的举措还没有真正实施,医院就开始“一片恐慌”,他感到不以为然。
“我认为取消药价15%加成,对控制医生大处方没有太多作用。”一位跨国药企广州营销人员认为,政策压缩医院利润空间不代表药企和医生切断了联系,医生照样可为患者多开药、开贵药以获得可观的回扣。
“我想,广东省卫生厅出发点是好的,降低患者的药费,取消加成也可以使医院和药店之间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个在表面上看上去是公平的,实际上不公平。”清远该连锁药店老总认为,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患者肯定是在医院买药。
来源:医药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