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博弈
从只求所“用”到也要所“有”
扩张的繁荣,潜藏着医院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很多地方政府既想引进大医院“为己所用”,但又不愿意放弃原先地方医院的产权。这种体制纠葛,隐患无穷。中山一院黄埔院区就走过这样的“弯路”。
1999年,广州正考虑东进。整个黄埔区还没有一间三甲综合性医院,黄埔区政府有意在广州东部建设一间三甲综合大医院。这一想法与当时正谋求发展的中山医科大学不谋而合。一条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思路应运而生:由部属医科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地方医院。
接管之初,由于有关方面阻力,双方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所有权归黄埔区政府,经营权归中山医科大学。但这样很容易出现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的问题。而且由于产权还是归黄埔区政府,所以学校和医院也不可能有很充分的积极性和“投入”去建设医院。
为了解开这个症结,2002年中山大学与黄埔区政府签订补充协议,将原黄埔区人民医院整体永久移交给中山大学,成为“中山一院黄埔院区”。这样,黄埔医院的产权和经营权完全归属中山一院,彻底解决了困扰黄埔医院发展两年多的体制问题。
体制理顺了,积极性和效益迅速提高。医院前后有上百名专家骨干到黄埔工作,还统一招聘一批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形成了新的人才梯队。原来黄埔医院只能招到专科生,现在都是和本院一样统一招聘博士、硕士。十年间医院员工增加了500人,资产增值7倍,走出了一条大医院盘活小医院的新路。
黄埔院区骨科脊柱外科主任刘少喻教授回忆说:“原黄埔医院在骨科这一块基本上是空白,开始几乎每台手术都要我上台,经常半夜从家中打车到黄埔做手术。慢慢的,一些新过来的员工也上手了,可以独立手术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一心想把学科建设起来。”明年黄埔院区还将建立院中院———骨科医院,中山大学骨科研究所也设在该院。
“从‘只求所用’到‘也要所有’,产权改革是最核心的进步。”刘小林认为,这是目前大医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办院热”需要引以为诫的。
反思
扩张热的冷思考:“多赢”如何实现?
目前,对于大医院以“吞并”地区小医院等方式实现扩张,业界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这是国有资产流失,大医院“圈地”竞赛,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公正争夺和配置。
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颜楚荣对此并不认同。他告诉记者,任何改革都可以参照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来评价。现在的改革成果证明,这是三赢的结果。一是大医院扩张发展了;二是原来的地方医院办好了,盘活了存量,国有资产增值了,三是老百姓看病方便,地方政府也有政绩。
不过,对于“扩张热”,中山一院院长王深明也坦言,并不是可以简单照搬一种发展模式。从黄埔院区的10年改革,他们悟出了大医院盘活小医院的三个必要因素:一是社会有需求,群众迫切需要;二是合作双方的真诚共识与社会责任,地方政府不是“甩包袱”;三是接管方确实有实力、有能力对接管医院进行再造。“否则,名义上的改革必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事实上,医院移交之后往往有两大困扰:一是原来的地方医院人员、债务“包袱”并不轻;二是地方政府以“不再是我的孩子”为由,不肯再投入。
同样是中山一院,就遭遇了这样的新困扰。2006年,依照相同的思路,中山一院全面接管了原东山区人民医院以及越秀区辖下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黄埔院区的标准进行建设。但是和黄埔院区不同,东山有200多退休员工,包袱较重,原有科室格局一时难以打破。区政府的投入也“缩水”了。“不置换空间盘子就活不了,新鲜血液就进不去,医院的发展也受限。”王深明说。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指出,像中山一院这样的大医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扩展发展的同时,又帮助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做一点实事,这是一个挑战性的改革,也是为医改探索一条新路。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