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发人群
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看到结核病的影子,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华小栓、《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以及《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这些主人公都患有肺结核。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特殊人群感染后也特别容易发病。那么,哪些人属于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呢?
减肥过度可能诱发肺结核
1、应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患有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肾病、器官移植等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使结核菌有了可乘之机。
2、与病患有密切接触者:与尚未被发现和治疗不彻底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比如家属和医务人员)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是肺结核的易感者。活动性肺结核会加重糖尿病,甚或诱发酮症酸中毒。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其初诊极易误为肺部炎症。
4、原有肺部疾病的人: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一般免疫功能差、肺脏结构出现改变。因此容易感染结核菌。
5、严重营养不良者:有低蛋白血症、贫血的营养不良人群,通常伴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低下,且免疫功能损害会逐渐加重。因此,有必要告诫沉迷于网吧的年青人、生活作息极度不规律者,以及极力过度减肥人士,这些都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对象。如果长期以往,很容易成为结核病的发作人群。
以上高风险发病人群应警惕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呼吸困难并伴有胸痛和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全身症状。这很可能是肺结核病的先兆,千万不要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而耽误诊治。
规范用药
老杨去年发现患有肺结核,在结核定点医院开了抗结核药之后,为使病好的快一点,他擅自加大了服药剂量,用药1周后就出现了皮肤、巩膜黄染,胃口也大不如从前,还时不时恶心、呕吐,去医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炎……如今,因服药不当引起的肝炎越来越多见。它不仅会影响结核的全程、规范治疗,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服药不当可能引起肝炎
多出现在前1-4周
药物性肝炎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开始后的1到4周。具体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肝区不适等,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会出现严重黄疸、凝血机能障碍等。其中,以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为最主要表现。所以在抗结核治疗后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测尤为必要。
迅速停用可疑药物
正在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一旦怀疑有药物性肝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停用已知或可疑的药物,减少活动,并给予保肝解毒药物治疗。根据引起肝脏中毒的具体药物种类,应用对症的解毒药物。等药物性肝炎治愈后,再逐步试用肝毒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直至重新制定好新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1、医生和患者都应熟悉所用抗结核药物的性能和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性肝炎的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
2、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和使用剂量用药,千万不能超量。
3、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用药更要谨慎。
4、对必须用药的高危患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
5、联合用药时,需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害叠加。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