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发病率仍然很高,合并肾损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其发病机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众多学者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发现一部分因素。T细胞功能改变、细胞间粘附因子- 1、P选择素、内皮素、一氧化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 -二聚体、基因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过敏性紫癜( 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Henoch - Schonlein紫癜(HSP) ,是血管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超过下肢及臀部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特征,伴或不伴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或胃肠出血,及少见的肾损害。从组织学上来看,它表现为白细胞破裂性血管炎的改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早期研究发现其发病与IgA、IgE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有关。近年来,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与突破,发现除此之外其发病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 T细胞功能改变 HS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HS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表现为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 1 ]。冉学红等[ 2 ]报道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发现, CD +4 细胞百分比降低, CD4+ /CD8+比值降低,存在T细胞亚群紊乱。目前已公认辅助性T细胞( Th)中的( Th1 ) 细胞有分泌IL - 2 功能,并辅助抑制性T细胞( Ts)细胞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而Th2 细胞有分泌IL - 6功能,并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正常人体中, Th1 , Th2 和Ts细胞相互制约和协调,对免疫应答起调节作用。目前较多临床研究证实HSP患者体内IL - 2水平下降,同时IL - 6水平升高,这提示HSP患者体内存在Th1、Ts细胞功能减弱, Th2 细胞功能增强。因此, HSP发病机制与T细胞功能改变关系 密切。
2 细胞间粘附分子- 1 细胞间粘附分子- 1 (1CAM - 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如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脏系膜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等,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诱导表达。据多家研究报道, HSP患儿静脉血中ICAM - 1升高,提示ICAM - 1等粘附分子参与了HSP的发病,但其具体机制不清楚。有研究发现[ 3 ] , HSP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及其培养上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表面多种粘附分子表达明显增强、PBMC与内皮细胞粘附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以严重肾脏并发症患儿粘附分子的表达更为显著,用抗粘附分子抗体可明显降低内皮细胞与PBMC间相互粘附作用,提示粘附分子参与介导循环中的免疫效应细胞向血管浸润,从而在HSP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HSP时内皮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间相互粘附导致炎症反应向血管深层浸润,进而导致血管更深层次的损伤,最终产生免疫性的血管炎。
3 P选择紊 GMP - 140又称P选择素,为血小板内含量最多,内容物最丰富的颗粒。受生理或病理刺激因子作用时,血小板发生活化释放胞内颗粒内容物,参与生理止血、炎症及免疫等反应,其可作为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血栓调节蛋白( TM)是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蛋白,血浆中的TM可能为内皮细胞表面TM的脱落部分,其水平与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成正比,近年来已成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破坏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4 ]。有研究结果显示HS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GMP- 140及TM浓度均显著升高,提示HSP患儿存在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发现血浆GMP - 140与TM浓度呈正相关,亦说明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HSP致病机制的两个重要环节[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