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尘肺病成“死亡接力棒” 4000万建筑工人盼摆脱
www.yongyao.net  2010-2-24 14:01:36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另一根接力棒 

国庆60周年那天,由北大、清华等高校学生组成的方队在天安门前接受着检阅。与此同时,他们的一些同学正悄然来到湖南张家界桑植县,进行风钻工尘肺病调查。他们试图通过这个个案来研究中国4000万建筑工人面临的共同困境,为此,他们倾注了强烈的情感。 

卢晖临时常告诫他的学生们,研究社会学的人通常像是在做“病理学报告”,总是讨论创伤是什么机制造成的,怎样预防和治疗,一般很少用“外科手术”直接治病救人。但有时候,遭受创伤和苦的人就在你面前,你必须先直面这个伤口。 

当调查组成员见到彭辉平时,他正蹲在石阶上喘气,手里握着半个苹果,肩上搭着一条厚毛巾。“毛巾下的身体,瘦削得只剩骨架”。细心的学生发现,在屋子角落,放着一口棺材,用塑料布潦草地盖着。棺材是刚做的,他的家人说,等过几天刷完漆,不知什么时候就可以用了。 

一个半月之后,彭辉平死了,躺在早已预备好的棺材里。他是最早一批到深圳打工的桑植人。那时的深圳,还没有高楼林立,到处都是荒土、山坡和瓦房。此后地王大厦、赛格广场、地铁一号线……这些深圳的标志性建筑,都矗立在彭辉平这些风钻工人打下的坚实地基上。只是,这些奠基者却再也无缘分享这座城市今日的繁荣。 

彭辉平死后,他的两个女儿都辍学外出打工,家里的木头房子也垮了。 

25岁的王茂盛是大学生们的同龄人,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尘肺病症状。7年的风钻工经历让他确信自己得的是尘肺病,但是深圳市职防医院不同意给他做职业病检查,因此当学生们见到他时,他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诊断结果。“我找人看了片子,我现在应该是尘肺I期。”王茂盛甚至给自己推算过,从I期到II期大约5-8年,从II期到III期大约3-5年,III期以后人就没命了。“我大概可以活到40岁。” 

让调研组成员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脸上总是绽放着笑容,世界在他们眼里依然美好。这些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们不忍心去想象,他们的未来又将是怎样。家里的“顶梁柱”很快就要倒了,家乡依旧贫穷,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是要出去打工,会不会再次陷入因贫打工,打工又无法致富的怪圈? 

张慧鹏在当天的调研日记里写道:“这是另一根接力棒。” 

别让国家的肺衰竭、窒息 

深圳尘肺病工人的遭际,被学者们看做是中国4000万建筑工人面临困境的缩影。 

去年12月,北京城遭遇最寒冷的冬天,张慧鹏跟着导师卢晖临在北京周边地区的建筑工地做调研,发现工人们就住在工棚和简易宿舍里,没有暖气。城里人“室内温度不得低于16摄氏度”的取暖标准,与他们无关,这里就像“另一个世界”。他们吃的是馒头和大白菜,却只能喝到凉水,每天跟着太阳上下班。那些新建的房子外表很漂亮,背后是这些打工者的辛酸。尽管难有煽情的说辞,但他们还是能表达出这层意思:那种“城市由我们兴建”的自豪感,有,但总是一闪而过。 

不过,对于劳动条件,打工者自身并没有太大的抱怨,他们大多是准备出来吃苦挣钱的。问题是,很多时候连工钱都拿不到。“你想不到吧,2004年温总理帮民工讨薪以后,欠薪问题还是很严重。”张慧鹏说。他们的调查组到过北京、广州、武汉、沈阳、成都等地的建筑工地,“没有碰到一个工地不拖欠工钱的,也没有见到一份劳动合同”。 

这就是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后,中国4000万建筑工人面临的现状。卢晖临有时候也跟别的学者交流:“《资本论》上都看不到拖欠工资的问题,马克思只记录了当时英国工人一周发一次工资。因为拖欠工资不是当时的主要矛盾,马克思关注的还是工人的工作条件。” 

即使是如今张家界风钻工维权时,一位接待他们的政府官员仍然这样说道:“美国今天能这么发达,也是因为五六十年代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你们的事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发展的必然代价。” 

此番言论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程平源不禁要拍案而起。他曾在桑植县亲眼见到风钻工人们的困苦处境。“这是谁的发展?又是谁的代价?”同样比照美国,程平源研究其历史上的废奴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后发现,黑人能够获得今天的地位,是因为有以林肯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人,不能忍受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另一部分人得到发展,也不能忍受一个社会存在不平等的两种国民。如今,那些有良知的美国人仍在为存在那样一个时代而不断地反思和道歉。 

“尘肺病工人的背后是4000万建筑工人,同时他们也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命运的缩影。”卢晖临说,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工人”列为2009年的年度人物,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经济复苏的动力来源。然而中国工人,特别是农民工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在卢晖临看来,这些人就像是一个国家的肺,国家依靠他们前进、腾飞,可是这些人自身的机能正在衰竭。“尘肺病是一种隐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伤。”他说。 

今年1月,中国第一座尘肺病治疗中心在北戴河开工建设,这被学者们看做是积极“疗伤”的一种姿态。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沈原、北京大学卢晖临等6位学者也上书人保部,希望劳动保障部门以尘肺病工人事件为契机,切实落实《劳动合同法》。 

报纸上曾登载全体张家界籍风钻工人给深圳市民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城市更高更雄伟的楼房建设与规划,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他们希望,“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他们企盼,“不要再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兄弟步我们的后尘。

来源:健康报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