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不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
现象描述 不少人认为,服中药需要“忌口”,服西药则没有必要“忌口”。还有的人只知道服药,而忽视了改变可降低疗效的不当生活方式。
一句话点评:合理饮食是发挥药物疗效的必要保证。
专家解析:病人在服药期间都无法避免一日三餐,而饮食所涉及的进食时间、食物成分等都可能通过不同环节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与含钙、镁丰富的牛奶、咸鱼、豆腐等同服,可生成不易溶解的结合物而妨碍药物吸收,使药物减效或失效。再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异卡波肼等)可抑制体内酪胺灭活,如服药期间食用干酪、酸牛奶、蚕豆等含大量酪胺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酪胺无法代谢而蓄积体内,引起头痛、血压急升、心跳加快等严重症状。花菜、番茄等食物中,含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维生素K,食用后会减弱华法林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在服药期间忽视生活方式改变。例如,血脂偏高患者,一边在吃降脂药,一边却烟酒不离,每天仍大鱼大肉的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以致血脂持续居高不下,危害身体健康。
10.为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随意用牛奶、果汁、茶水送服药物。
现象描述 有的人吃药时害怕药的苦味,特别是有些家长在给小儿服药时,为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常换用果汁送服药物。有的人则图方便、省事,随意用牛奶、茶水送服药物。
一句话点评:无特殊要求的口服药应使用温开水送服。
专家解析: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质等成分,用茶水服药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例如四环素类、硫酸亚铁、奎宁、洋地黄等。茶水中含咖啡因及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与安定(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的作用相对抗,使药物疗效下降,也可使某些有中枢兴奋作用药物的兴奋作用加强,导致过度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用牛奶送服药物也可能使一些药物的吸收大大减少,如有人发现,300毫升牛奶可以使去甲金霉素的吸收大大减少。
11.把医嘱“每日四次”,简单理解为一日三餐加睡前一次用药。
现象描述:不少人服药时,常认为“一日”是指白天这段时间,如把“每日四次”理解为一日三餐加睡前一次用药,把“每日三次”用药时间定在上午、中午和下午,或是三餐前后。 一句话点评:正确的给药时间以维持人体内恒定的血药浓度为准。
专家解析:临床服药的间隔时间和次数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的。按半衰期的长短,常用药物分为四类。
一般地说,用药间隔应尽量在一日的24小时内均分,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时间协调。如每日二次,应尽量间隔12小时服药,可在早7点和晚7点用药;如每日三次,应尽量间隔8小时服药,可在早6点、下午2点和晚9~10点服药;如每日四次,应尽量间隔6小时服药,可在早7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和晚上10点服药。如果你的作息时间与此矛盾,可适当地调整,但间隔时间不要过短,否则难以达到最佳疗效。 12.家庭小药箱存放药品混乱,不按规定条件贮存药品。
现象描述 大多数家庭的药箱内药品存放不规范,内服、外用药摆放混乱,或不按规定条件贮存,如本该低温冷藏的药品却在常温下贮藏等。
一句话点评:为确保药品质量,每一种药品都有适合自己的存放条件。
专家解析:药箱内药品摆放混乱,不仅不方便寻找,还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稳定性,甚至容易造成误服。因此,家庭应按以下方法贮存药品。
①备用的品种和数量不宜过多。家庭需要购置的药品,主要看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种类而定。一般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以及时令性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品种应少而精,数量不宜多,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或更新。②注意分类摆放。一只药盒只装一种药。每种药品都应该写上药名、剂型、规格、用途、用法、用量(小儿的用量应特别注明)及注意事项。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区分开。所有药品应严防小儿随便拿到。③注意贮藏的温度和湿度。药品最好按原包装贮藏,因为药品说明书上标明的贮存条件和有效期都是指在原包装条件下特定的。大多数口服的片剂或胶囊是在常温(10℃~30℃)下贮藏的,但有些药品注明了特殊的贮存条件,如低温冷藏(一般指2℃~8℃)、冷冻(一般指-2℃~-10℃),有的药品注明防潮,则必须严格按照该条件贮藏。
- 2008.05.09
- 2009.05.22
- 2006.10.24
-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