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安全用药 > 用药警示 > 药品误用 > 正文
家庭用药常见的20个误区(1)
www.yongyao.net  2010-5-11 14:36:58  来源:大众医学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1.看到平价药店里好几种药都符合自己的“适应证”,就一咕脑儿买回来备用。

现象描述 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平价药店于开业之初,大幅度降低药价,引得大批消费者摩肩接踵而来,手提购物篮,如入超市,将认为符合自己“适应证”的药品尽量多地放入篮中, 买回去备用。

一句话点评:药品是特殊商品,用药安全是前提。

专家解析:去平价药店购买药品,同去超市购买食品有很大不同。购买食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选用,打折时还可以多买一点。而药品是特殊商品,购买时既要考虑适应证,还必须考虑禁忌证,否则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张大爷经常感冒,趁去平价药店的机会,购买了多种抗感冒药,如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酚麻美敏片等。应该说,张大爷购买的都是治感冒的”好药”,但是,他们并不适合张大爷服用。因为张大爷患有前列腺肥大,而他买回的这些药均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引起尿闭、尿,加重前列腺增生症状。

可见,消费者在购买药品前,一定要确定所选定的药品与自己的疾病情况相符,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一次性购买较多具有同样功效的药物。毕竟药品除需对症使用以外,不像食品可以天天食用,如果买回家的药品一时半会吃不完,还可能过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2.一些患者根据广告介绍,去药店自行选购药品。

现象描述 有些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关注,稍有不适,便会根据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自己选择药物,以为这样节省了挂号费,节约了时间。有的患者还会长期购买广告宣传的药物自疗。

一句话点评:药品广告是介绍新药的良好途径,但不是药品说明书。

专家解析:许多疾病都有相同的症状,例如同样出现咳嗽、咯血症状,年青人以结核常见,而对于50岁以上特别是吸烟者还应考虑肺,有一位因”咯血”就诊的男性病人, 自述有过多次咯血史,每次都是去药店购买广告宣传的药品,服药后症状好转。直到后来吃药无效时,才到医院诊治,结果检查下来发现是晚期肺癌。

大多数情况下,如普通的感冒、胃肠炎等轻微小病,可以短时间自疗。但是长期依据广告宣传自我药疗就不可取了。

另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病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处方药,也不宜根据广告介绍,去药店自行购药治疗。

3.“老病号”久病成良医,就医时自行“点药”。

现象描述 在门诊,常有患者在就诊时,要求医生开某某药,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人“久病成医”,“点药”更是家常便饭。还有的“老病号”干脆请子女代劳,去医院找医生配药。

一句话点评:就医时,配合医生治疗是病人应有的自觉行为。

专家解析:病人在看病时点药”,类似于在饭店就餐点菜,他告诉医生,要用哪种药而不愿用哪种药。其实,这样做是将就医简单化了。大家知道,就医用药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同样一种药物对于不同病人的用量可能相差很多,也可能虽然患有相同的疾病,甲病人可以用这种药物,但乙病人就不能用。例如,安定类药物,大多数人都可以应用,但是,病人若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即使应用远低于常规剂量的药物,也会诱发急性呼吸衰竭,甚至致命。至于请子女代配药,那更不可取。病情不稳定的老年或慢性病人不宜由亲人代配药,而应当由家人陪伴找医生诊治。(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