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因素
国内资金流动过剩
宏观层面上,国内资金流动过剩是造成资源性产品频频走高的主因。2009年,针对金融危机,国家原本计划投入4万亿刺激经济,但在各地一片大干快上的热潮中,共计有9万多亿资金被纳入投资规划。钱多了总要找地方花出去,投资资源性产业日益受到青睐。而从近期房价的再次高涨也可看出这种泡沫的涌动。
资本开始关注中药源头产业
国内原药材市场有多大份额?满打满算不足300亿。而部分产区集中的药材品种特别是野生品种一季产新用一年甚至数年,产值多则不过数亿,少则不足千万,垄断一个品种资源对那些大资本来说可谓易如反掌。当然,有资本进入这个传统低端行业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让整个产业界明白资源原来也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行业应该抓紧考虑的是如何改革现有中药材流通体系的问题,而不是纠结于炒货对不对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人们能把板子单单打在索罗斯等热钱炒家的屁股上吗?
市场运作“炒风”充斥
在大企业和散户接连创造了“三七神话”、“板蓝根神话”的示范效应下,国内中药材市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造神运动。节后市场开盘伊始,“草果神话”、“红花神话”等又不断被创造出来。在传统经营方式和利润空间日益萎缩的大前提下,炒货似乎成了药材经营者来钱最快的手段之一,短时的暴利甚至吸引了大批社会资金、游资进入中药材这个原材料行业。此时,若再有疫情、旱情等“利好”因素刺激的品种想不大涨都难。但参与者必须时刻注意到,在这种市场过热态势下,各种利好因素不断被放大,常常影响到对供求趋势的判断,资金可能会令接力最后一棒风险高悬,特别是在资本与资源的博弈中,实力雄厚的资本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大不了买到手里炒够成本后剩下部分低价抛出;而实力不足的散户则有可能成为最终“跟风抬轿”的牺牲品。何时泡沫会破裂?也许是楼市、股市等开始放量下跌;也许是国家清理坏账,银根不断紧缩到一定程度;也许是经营者意识到风险,纷纷撤离之时。
从目前态势看,这种高位运行态势短期内仍将持续。因为多年低价、生产萎缩、气候因素等对药材生产的影响显而易见,真正有供需缺口的品种最终将反映其供求关系,只不过过快地释放升值空间后,可能会出现平台期;另一方面,药市的过热目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部分囤货企业已成众矢之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建议纯粹抱着炒作目的的市场参与者该收手时就收手,下点功夫考虑一下自身以及行业的长远发展。
- 2010.03.30
- 2010.05.26
- 2010.05.28
-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