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少长血栓
炎炎夏日,随着大量出汗,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流失,血管内的血容量会减少,血液浓缩会引起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上升。另外,下肢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的危险也会大大增高。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8点血粘度最高,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脑血栓多发生在早晨至上午期间。
夏天一定要多喝水,来稀释血液浓度。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如果等到渴了,再猛喝一通,会加重肠胃负担。饮水要注意时机,早上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午饭和晚饭时可以喝些清淡的蔬菜汤,这样既补充了水分,又能维持体内水钠代谢的平衡。对于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除饮水外,应定期去医院作血液粘度的相关检查,如发现血液粘度已增高,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
睡午觉降低心梗
酷暑时节,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同时人们的情绪容易烦躁,加上昼长夜短,睡眠的质量也会下降,很容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几率也会上升。
除了生理上的因素,“心理”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因。天热使人烦躁,很多人因此心绪不宁、睡不好觉。这同样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此增高。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有条件、有时间的人,可以考虑中午睡上半个小时左右。午睡可以调节心跳和血流速度,还能使人感到放松,舒缓烦躁情绪不易劳累。这就大大降低了心梗的发病几率。
午睡要注意三点,第一,午睡时间一定不能过长,一般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多为老年人,如果中午睡多了,很容易造成晚上失眠,造成身体生物钟紊乱,反而不利于健康。第二,午睡一定不要凑合,要找到条件允许之下,个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和姿势。最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午睡醒来后一定不要急躁,先在床上躺上半分钟,起身速度不要过快,起来后在床上坐个半分钟,等身体各个器官都“清醒”过来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