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十二五”规划将出 生物医药行业质变指日可待
www.yongyao.net  2010-8-19 10:12:35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近期医药板块最值得期待的大事无疑是“生物医药振兴规划”,100多亿元的扶持资金令投资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且平均每个新药将获得500-1000万元项目资金也相当可观。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首先纠正了“生物医药振兴规划”这个提法。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好像应该叫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以前出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那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

对于市场上最关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两大热点问题——出台时间和重点支持品种,于明德总结为:“时间不会太长,数量不会很少。”他估计出台时间应为10月份,将有2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重点扶持。

“十二五”规划最早10月底出台

之前,有知情人士称,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可能本月月底就能出台。“我估计出台时间将会在10月,” 于明德分析道,“常规情况下,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在先,国务院“十二五”发展计划在后,然后各个子行业的再在后,是这样一个顺序。但是这个建议应该在五中全会上出,这个会议10月份开,所以我估计(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出台时间应该是10月下旬或者11月。”

按此推算,还需再等2、3个月,此规划才可能出来。但是从源头上改变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不利状况却是迫在眉睫。过去我国生物医药是“以仿为主”,重科研轻开发。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虽然我国在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同国外相比落后5年,但在具体实施的下游技术上却至少相差15年或者更久,而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未实现规模效应使得产品竞相降价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市场出现变化,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将有二、三十个原创新药问世

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虽然未露出真容,但是大的轮廓已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外透露:“在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中,将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落子国际化战略。”由此可见,规划出台后将大力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朝国际化发展。

“走国际化道路一定是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是明确的。”于明德说,“其中一个方面是研发,我们现在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突破。这是通过中长期规划以后、重大新药创制计划的落实来实现的。目前已经完成一个‘五年计划’,再来一个‘五年计划’,估计中国会在这10年期间有20、30个原创新药问世。那么我们就和世界上有创新能力的国家站在了一个方队里。”

制剂是重要目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制剂。“要创造条件加快制剂走出去的速度,特别是走向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主要消费市场。”现在,标准不同是横亘在制剂出口面前的最大障碍,所以“哪家企业能达到国际标准,哪家企业就能参与竞争。”

“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可能有60、70家企业会达到美国、欧盟或日本的质量标准,那么就有可能和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这是一个质变。过去我们仅仅有原料,没有制剂,那么我们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就重点要放在制剂上。”于明德说。

更深一步的说法是,国家正在从100多个原创新药中遴选出10多个更成熟的品种,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而在这些品种中,生物药和化学药居多。于明德相当肯定地表示:“从中会脱颖而出20多种,跟它们这么多年基础工作的成熟程度有关系。”

但是具体名目他不便点出,只透露:“我说这个数字可能还稍微保守了一点,因为国家支持品种的科研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到了末期,有的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突破的全部工作。”这其中,疫苗、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抗药物等都有,能够明确的一点是,生物药是最多的,“化学药的创新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所有方面的探索都比较充分,生物药起步比较晚,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也比较小,许多方面还没被人探索过,所以成功率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